在我还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之前,我一直以为方丈是和尚的名字,然而今天我所说的方丈是一个村委会。
2月3日,家人陪我重回方丈,之所以说重回,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在那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交通极为不便利的地方,我把24岁的青春奉献在了那座山里。
记得第一天去报到,村校长和村长开着拖拉机来到中心小学接我们,我清楚的记得那天天气特别冷,我们大概1点左右从镇上出发,到达方丈村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在路上总感觉方丈这地方好远好远……公路崎岖不平,有的地方还是土路,拖拉机行驶起来很颠簸,加上天气的寒冷,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我冷得只有拿出自己的毛毯披在身上……
当第二天早晨天亮的时候,我发现了学校下面的那片梯田上,长满了金黄色的稻谷,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金色麦浪,在朝阳的照射下,美极了。
跟我一起分去那里的还有另一个老师(李老师),那天校长给我和她安排了所任教的班级,我所要任教的是四年级的全科(书法和体育校长任教),李老师需要任教的则是一年级的全科。那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们都是跟着校长家一起吃饭,这让我和李老师也感到非常的温暖,因为村子离集镇太远,如果校长没有邀请我们在他家吃饭,我们连个吃饭的地儿都没有。主要是我们当时也没有想到条件会那么艰苦,所以也就没有想着准备电磁炉,电饭煲!
中秋节以后,我们就准备了自己的厨具,自行开火。记得当时我任教的是四年级,共17名学生,他们来自三个不同的村子,山坡下两个村子的学生因为离家远,他们早上从家出发的时候就要从家里包着冷饭当做午餐,我看着他们挺可怜的,就主动帮他们热饭,他们也会带一些自己家种的蔬菜送给我。我觉得我为他们热饭菜这事,我温暖了他们,他们也温暖了我的心。就这样我们的故事一直从秋天走到冬天,再走到春天。又走到了夏天。春天的时候,孩子们带我去山上摘橄榄,那些橄榄经历了一个冬天的风霜洗礼后,变得晶莹透亮,咀嚼起来,酸中带甜;我带着孩子们去春游,我们一起分享自己准备的食物,我们去山上打蕨菜、摘黄泡、摘紫泡,那些一帧帧美好的画面至今还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知道那样的美好时光是再也回不去了,但它带给了我很多甜蜜的回忆。他们也是我这辈子遇到最淳朴的学生,我爱他们!
由于村子离集镇特别远,不到逢年过节或者放假,我们基本都不外出,周末也住在学校里。这所学校只有三个年级,四个老师。另外两名老师都是本地人,他们周末都回家。好在我可以和跟我一起分来的李老师相互做个伴。周末的时光,我们就在学校里边写写教案,做做饭,给家人打个电话,散散步,看看电视等!(当时的手机只能打打电话,登个QQ,微信是2013年才有的)
在学校停电的日子,我的学生(艳)还会从家里带饭菜来给我吃,那是我那时吃到的最美味的饭菜了,因为那不光光是饭菜,那是爱。
再回方丈,其实是我多年以前就想回去的。只是今天实现了这个愿望。汽车行驶在通往方丈的路上,我感受着这里的空气,回想起当时的日子。感叹如今交通方便了,土路变成水泥路、学校也重新翻修过,变成现代化的学校了,唯一不同的是学校现在只设幼儿园了,这就意味着村子里的所有孩子一年级都要到镇上去读书。由于出生率降低,这个现象已经发生在中国的很多农村了。
我在学校门口、昔日球场、昔日菜地拍了几张照片,走进了村子里。遇到了一个正在家门口烧火的奶奶,我跟奶奶说清楚了我的身份以后,她抬出凳子,拿出糖果,邀请我和孩子跟她一起向火(烤火),她说她的孩子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只有她一人。奶奶还邀请我们在她家吃了饭以后再走。但是由于我心里面想着还要去学生家里,所以就拒绝了奶奶的邀请。但奶奶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奶奶是愿意相信我的。我希望奶奶一生平安健康。
离开奶奶的家门口,我就去找我的学生,不幸的是我的学生恰好去镇上做客,没有遇到她。但是她妈妈和爷爷在家里面。我说清楚我的身份以后,艳的家长把我邀请进家里为我们烧水倒热茶,请我们吃糖果。临走时还不忘给我们一些自家种的甘蔗和番茄,还有过年的粑粑。这期间,我还了解到艳的爷爷原来还是一名乡村医生,懂草药,并为我爱人开了一些关于皮肤方面的药!
这一趟我见到了我的一名学生,张*林,我教他的时不过才九岁、十岁,如今已长成大伙子,岁月怎能不催人老呢?但能见到他我心里特别开心。
拿着学生家长送给我的贵重的礼物,3:30,我们从方丈返回城里了。在村子里的每一个瞬间,我都想把那些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事物定格在我的相册里。这也将成为我生活中的美好回忆。因为我不知道下一次去方丈将会是什么时候
再见了,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