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难得是我儿子的小名。
孩子出生的时候爷爷给取了个小名,大家都感觉不太好听,一直也没人叫。
孩子上幼儿园后,有一天突然问我:
“妈妈,我的小名是什么呀?”
“你没有小名。”
“为什么?”
“那你自己取个小名吧!”
“嗯……,我叫小难得吧!”
孩子歪着脑袋想了半天兴奋的对我说。
“好!就叫小难得!”
突然觉得孩子这个顺嘴蹦出的名字蕴含着无限深意。
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东奔西跑。
他曾一次又一次给你惊喜,也曾一次又一次让你生气;他曾给你力量,让你在这个世界上快跑;也曾给你提示,让你学会慢下来看路边的风景。
我陪着他认识世界,他伴我成长。
1.“妈妈,天太黑了,我明天再走。”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园里请来了“不教的教育”倡导者张春光老师来做讲座。
讲座的内容发人深思,那些鲜活的事例让人突然有种不知该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感觉。
之后的那个冬天,有一天晚上我劈头盖脸的训斥了孩子一顿够,就径直去厨房做饭去了。
“快看看你儿子,要离家出走了!”
妈妈急切的喊到。
我推开厨房门看到得场景让我终生难忘。
一个三岁的孩子,拖着一个大大的皮箱站在房门口。
我有点哭笑不得,更多的是感慨万千。
“小家伙儿,这么大点儿就拿离家出走吓唬我是么?!长大了还了得!”
这是我当时内心得真实想法,然后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在大脑里不停的搜索。
“儿子你真的要走么?为什么?想好了么?”
“嗯!想好了。”
“嗯!那好吧!我不反对!但是你穿这些可不行,外面太冷了!”
我一边说,一边给他穿上棉衣棉裤,戴上了帽子手套,轻轻的抱了抱他。
“儿子,给你200块钱吧!外面太冷了,走路会冻坏,你可以打出租车;饿了的时候也好买点吃的;累了就找个旅店住下,要找好一点的,能帮助小孩子的……”
我一边说,一边把钱塞到他的口袋里。
“一个人在外面要注意安全,想家了就回来,妈妈等你。”
我一边给他穿鞋,一边慢慢的说着。
我起身开门。
“儿子,想走就走吧!”
孩子突然抱住我。
“妈妈,我不走了!”
“为什么?”我装作很疑惑的问他。
“外面太黑了,明天亮天了再走。”
“好吧!”我强掩笑意。
其实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当时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错与否。只是孩子在这以后再也没有提出过要离家出走。
2.“妈妈,我能教你玩儿《红色警戒》。”
孩子四岁的时候跟他爸爸学会了玩儿《红色警戒》,对于游戏我一窍不通,我没有刻意的阻止,也没有说支持。
孩子玩儿累的时候会请我帮他玩儿,我也就在他的带领下慢慢的学会了一点点,并开始有些上瘾。
我的感觉就是这还是一款能开发智力的游戏的。
你需要动脑筋组织进攻,扩张领地;你也需要组织防御,保家卫国;你更要组织生产,保证军需供应;你还要派遣间谍,去获取敌方情报……
总之,比单纯打打杀杀的那些游戏要强得多。
在我和孩子断断续续的玩儿了一个月左右,我们都渐渐的对此失去了兴趣。
我发现他对电脑已经驾轻就熟了,又新认识了一些汉字。
3.“妈,你不早说!”
孩子六岁那年,有一次大便的时候玩儿玩具车,不小心玩具车掉到了马桶里。
当我戴上手套要去把它捞出来的时候,我突然又停了下来。
“小难得你过来!戴上手套把它捞上来。”
“妈妈!我不敢!”
“没关系,这个不危险,不会把你吸走,妈妈拽着你!”
“妈妈,不用捞它自己也会被冲走!”
“这个不会冲走,会堵住!”
“妈妈水凉,还太脏了!”
“没那么凉,里面没有便便。”
“妈妈为什么让我捞,应该你捞。”
“为什么我捞,不是我弄掉的。”
孩子低头沉默半天。
“宝贝,任何行为都是有后果的,而你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孩子戴上手套伸手试了试,又拿了回来。
“妈妈,还是你来吧。”
我没有再吱声……
孩子吸了口气,扭过头,把那辆小汽车捏了出来。
“嗯……”
孩子长长的吸了口气。
“宝贝儿,没那么难吧?是不是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妈妈,你不早说!”
孩子蹦跳着走开了。
其实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当时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正确!当时只是觉得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知道做事情之前要考虑后果。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将来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多年之后他是否还记得,那年妈妈让他从坐便里捞玩具车。
我只是觉得,一个男子汉应该敢做敢当,懂得负责任。
是散养还是圈养,是穷养还是富养,孩子最终都应该得有教养!
不管你是教,还是不教,孩子都要长大。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你陪他长大,他让你成长!
有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是谁在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