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书写、自我疗愈、自我成长——为自己而写

吴敏华  IP属地: 青海
0.613字数 1,122

要说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一定是自由的,特别是在假期,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自费、自主、自由地学习,必定是从内到外驱动着成长的学习飞翔者。

第十六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就开班在假期,一行人在没有被安排的情况下,不约而同来到这美丽的城市——深圳,这样的自由学习就是一种自驱力使然。

当然,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慢跑者——很迟才遇到张文质老师,遇到生命化教育,成长得也很缓慢,甚至至今所写的文字还只是一种非常随意的、不成体系的自说自话。甚至这仍然被我认为这是一个短板。

今天张老师的讲座让我又有了一个顿悟——“我们的声音不为别人听见,只为自己听见”“用一种治愈自己的方式写作”(张文质)。再回顾自己之前的非常随意的、不成体系的言说,似乎真的在无形之中推动着我长成了今天的自己。

刚开始有意识到作为教师需要写作时,还是在2019年,我辞去中层,做一名普通教师,成为一名普通班主任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多是流水账式的记录,也没有坚持写,有一些特别的事情想写的时候才写。我至今还记得写了一篇带班长去家访的文章,发在简书上,有网友留言:故事非常动人,就是太过流水账了。这让本就自卑的我一度很长时间的书写都只存放在自己的电脑里,不再发到网上。

时间来到2021年线上教育行走,在一次预热分享中,被张文质老师看见、鼓励——分享的很好,还要写下来。在后来的课程中,忽然自己有着强烈的书写欲望,还因此开通了公众号,虽然自己的书写依旧凌乱。但是我还是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写下来发在公众号上,甚至还鼓足勇气发到教育行走群,受到很多美仁的鼓励,还得到过张老师的赞赏,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张老师竟然会看我的文章。

可以这么说,我的写作的勇气就是来源于教育行走,来源于张文质老师。

在不断书写,不断反思,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书写,反而越来越自洽了。“活出自己,活出更有意义的自己”(张文质)。我为什么书写?把问题想明白,“我们的声音不为别人听见,只为自己听见”。

因为如此,这也成了治愈自己的一种方式。在很多时候,在书写中剖析自己,分析教育,研究儿童,思考我为什长成今天这个样子,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去,与童年的自己拥抱,说一声:童年,你好,你受苦了。这个时候,我开始理解我的父亲——他为什长成那个样子,这也是他的地名。但是我比他荣幸,比他幸福,有这样一个自我疗愈,自我成长的机会。而他,直至去世,他的心灵仍旧是带着童年创伤的。理解——了解——和解,与父亲和解,与自己和解。

“写作要有真性情”“更真实,更纯粹”“认识我自己”(李晓霞)。是的,这几年我就是通过这样的书写方式,慢慢靠近那个真实的我,慢慢成为现在的我。

疗愈自己最好的方式——真诚写作:生命化的、人性化的、个性化的(李晓霞)。

那就继续自由地书写、自我疗愈、自我成长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3人点赞
总资产393共写了115.5W字获得1,858个赞共174个粉丝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