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从幼年过度到成年的时期,孩子将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变化,如果身体上被开放地教导,心理上被平等地引导,这一时期将会非常顺利,成为未来发展的助推剂,而非抑制剂。
青春期,是家长喜忧参半,谈之色变的时期。看到孩子逐渐长大,欣喜之余,又隐隐感到些许紧张,孩子不容易管教,不再听话,反叛时常有,父母的权威感降低,为他好变成了多管闲事,关系剑拔弩张。想做点什么?能做什么?从哪里做起?
从了解青春期开始。
一.青春期的变化
1. 开始发育,体内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会使他们感到躁动和不安。生理上的变化会带动心理上的情绪,所以面对孩子的喜怒无常,不要用自己的情绪去点孩子的导火线。
2. 第三反抗期的觉醒,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渴求独立,独立行动,独立思考,独立分辨是非,独立发表见解,如果成人还是以一副“小屁孩,懂什么”的姿态与他们对话,就别怪他顶撞或不理你,因为基于不平等和不尊重,就没有交流的可能。
3. 巨大的矛盾体。渴求被理解又害怕被了解,保护自己的隐私;极度地寻求独立又因为自身力量不足而滋生的依赖;对自己产生兴趣衍生的自恋伴随无限放大缺陷的自卑;极力证明自己价值的超强自尊心,却又会因为一个眼神而全盘否定自己的易碎自尊心。
2. 青春期特点之原因分析
1. 不再依赖父母,而把朋友看得很重,甚至为了朋友可以与父母“绝交”。如同孩子在三四岁时,凡事要“我自己来”一样,青春期又是一次觉醒,心理学上叫“心理断乳期”,只是友谊成了青春期孩子心理断乳期的新的食粮。疏远父母,与同龄人密切,也是这一时期成长规律带来的变化。同时一旦进入青春期,最能影响他的不是父母,而是他的同龄人。孩子会在他人的眼中认识和了解自己。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具有健康的自我意识,就一定要鼓励他去结交朋友,他们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会获得建立准确自我概念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团体活动中体验自我价值。相反,如果我们担心结交坏朋友,而加以剥夺或者进行阻碍,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想要逃离,或变本加厉地往父母担心的方向发展,所以,离家出走,非要跟父母不认同的朋友形影不离等现象在青春期孩子身上时有发生。
2. 很容易学“坏”,尝试奇装异服,早恋,顶撞老师,逃课,抽烟,打架等在常规中不能接受或被批判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中,一直被灌输好的,对的标准,这些标准单一且局限。比如起早贪黑地学习才有好成绩,但是那个学霸轻轻松松就可以得第一,比如要跟成绩好习惯好的人交朋友,但是那个所谓的好朋友自私并小气,而那个所谓的坏朋友却在关键时刻鼎力相助,比如跟异性走太近会影响学习,可是那两个老师眼中早恋的同学,互帮互助,成绩完全不受影响,还有进步啊?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理,好像并没有说服力,自我意识变强,自诩具备判断能力的青春期孩子们,发起了对于权威的挑战。权威认为的对的,变成他们极力排斥的,相反,权威所认为不对的,成了他们极力追随的,于是,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离经叛道,成了挑战权威的一把利剑,他们开始学“坏”。
3. 不听建议,不能接受批评和指正,情绪一触即发。强烈的独立意识,要求尊重和平等对话;强烈的自尊心,需要方式得当的建议而非无理指责;敏感的内心需要你站在他的立场考虑后的交流。这些我们都做到了吗?所以,我们首先要尊重孩子自己做的决定,即使做错了,也要等孩子做完后,再和他一起分析为何错?错在哪?第一时间的指正,比不上过后的一起总结,要知道,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当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我们很容易拿其它孩子来对比,为什么别人能学好?你不能?这时孩子当然会顶撞和干脆不理了,但如果我们能站在他的立场上想一想:没有考好,他也很委屈,有压力。和孩子一起分析,是基础课跟不上?还是没用心等?事情就变得简单又和谐。
青春期,是一个需要呵护和支持的时期。因为了解,所以知道“对症下药”,因为无知,所以“一叶障目”,所以,读懂青春期,是每一个想跟青春期和解的人们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