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回家过节,我才想起马上到清明节了,不过,按我家乡的习俗,并不是等到清明节才上坟(挂纸),似乎前后一天都可以。这一点,或许单指汉族,因为少数民族挂纸的日子是固定的,农历三月三。

挂纸是一个很传统的扫墓方式,但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如今很多人家都已抛却。我家对此也不太重视,今年清明我不打算回去,不知道父亲会不会跑一趟。

我家的祖坟许多都不顺路,而且比较分散,上坟特别麻烦,翻山越岭,钻很深的草丛和灌木丛,想跑完所有的祖坟,没几个小时搞不定,中间还不能休息。

记忆中,挂纸我没去过几回。只有前年,刚好闲赋在家,父亲就去街上买了“清”(白纸和彩纸制作的,像民间做法事用的引魂幡),让我跟三叔跑一趟。

由于山高路远,我和三叔决定只去离家较近的地方,远的就不去了。恰好,我的曾祖辈都葬得不远。

尽管只到离家近的地方挂纸,但路也不好走,有一部分祖坟所在的位置压根没有路,是所谓的深山老林,茅草和灌木比人还高,必须要拿镰刀开路。

我和三叔分开挂纸,各跑几座坟,这样比较快。我仗着年轻,自告奋勇去山上,让三叔在寨子附近转。

我拎上装着“清”的布袋子,握着一根细长木棍就上了山。木棍当然不是当登山杖用的,而是为了防身,离村庄近山上没有野兽,但蛇肯定是有的。

我没有按照元宵时上坟的路线走,也没有带开路的工具,这是我在面对眼前只剩一片灌木和茅草时最后悔的事情,但祖坟近在咫尺,我不想绕路,唯有硬着头皮用身体挤开茅草和长着小刺的藤蔓,强行通过。

一路上,我硬生生开出了几条路,裸露的皮肤被小刺和锋利的茅草划出许多口子。我山上又下山,几座祖坟跑完,感觉浑身又痒又疼,头发和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还是元宵时上坟比较轻松,无非是要烧纸钱、规规矩矩地把香插进土里,再看着纸钱烧完以防引起火灾,过程比挂纸麻烦些许,但不用开路,自然会有长辈走在前面。

族里的长辈们似乎很少挂纸,即使挂纸,也只跑关系最近的祖辈的坟。而且,不像元宵上坟那样集中,而是各跑各的,大家都很忙,没时间等别人。

算起来,从我读高中开始,父亲就不上坟了,都推给了我,其他长辈也如是,家里有年轻人能去上坟的,自己都在家休息了。这应该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