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处是风景,看近处才是人生
----阿拉丁956
许久没有感触了。也许变得些许迟钝、也许钝感力在发酵起作用、也许已经麻木无感觉、知觉,总之,近期,感触不多。
其实,还是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花一点点笔墨备忘、备忘。尔后一想,意义不大,甚至浪费时间和脑水,耗神伤老,不得不刹车了。
下午看到杨绛先生的一段文,即:“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真实的你,也没必要不停的告诉别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心弦被触动,于是,打开电脑还是八卦、八卦一下。
现实生活中,懂你的人自然会懂,信你的人自然会信。也不是对任何人你都摊开心扉,把自己完全透明化,既没有必要也大可不必。诗和远方大家都需要,眼前的苟且又不能不去面对。防人之心还是需要留存一点点的。
现实生活中,你不断地告诉别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其实也属此地无银三百两,甚至他人误判为掩耳盗铃的可能——这又何必呢?为什么去向他人澄清,你又不亏欠他的。更何况,你想方设法想告诉别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别人可能还不感兴趣呢?何必自己给自己找不快?
现实生活中,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人与人之间关系脆弱得比你想象的糟糕。比如:有些人明明不满意老板对其工作的安排,但又不能对老板发飙,于是乎自以为很聪明地都把情绪转移到他人的身上。其实,这是人际关系中最陋的做法,被大部分人所不耻——这种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掩耳盗铃般宣泄情感操作方式,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得明明白白,包括当事人及其他傍观者。
这也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望远处的是风景,看近处的才是人生。”生活中既有现实残酷的一面,也有诗和远方。如此,你人生才是完整的。想多了,多虑伤脾;脾受伤了,运化功能减弱,五脏六腑所需要的精微之气不足,气不足则血流滞缓,久而久之,气血两虚,健康出问题只是时间问题了。
于是,学会无所谓、学会钝感力、学会天塌不下来的应对。如此,少一点忧虑、多一点开心成分。健康永远是1,其它都是0。大家好好珍惜、珍惜吧!
生活不易,其实也没有你想象中的艰难。看开了,啥事都不是事——“多大的事啊”!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你,你也没有必要让每一个人都理解你。宽大的地球容得下你、也容得下相识的或不相识的所有人。
2021年9月27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