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多年来对戏剧单元的教学是比较接近现在所提倡的学习任务群教学的。
高中教材中几乎所有版本都会有一个戏剧单元,而且不同版本的选文也几乎一样。如果用过去的教学模式,都是逐篇教过去。比如《雷雨》,戏剧知识的学习、人物台词的品读、矛盾冲突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概括、主题思想的理解等都是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戏剧知识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人物台词的品读则主要是提问,矛盾冲突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概括、主题思想的理解主要是学生讨论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而我多年的教学,则是让学生选择一个剧本或者选择作品改编一个剧本进行排演,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扮演一个角色和承担一定剧务,并完成人物性格分析、表演心得交流、剧评写作、海报制作等一组学习任务。先是分组排演进行评比,然后班级汇演进行评比。既评比角色,也评比剧本、剧组。然后组合最强剧组,参加年级会演。最后评选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角色、最佳导演、最佳场务、最佳龙套。一个戏剧单元的教学,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学生为了排演的需要,阅读剧本,讨论角色,学习戏剧知识,参考各种资料,观看电影或者话剧;在排演过程中,会有大大小小数次讨论,会有各种分歧和碰撞,会有不断的调整和修改。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戏剧知识的学习、人物台词的品读、矛盾冲突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概括、主题思想的理解。
我以为这应该是能算得上学习任务群教学的。不仅仅是一个单元,基于一篇课文的教学也可以体现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理念。《祝福》的教学就是如此。以前教《祝福》,内容极其丰富而形式非常僵化。倒叙式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小说中几次“祝福”的环境描写,祥林嫂的几次肖像描写及三个问题,祥林嫂的命运及性格特征,鲁四老爷、柳妈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祥林嫂悲剧的责任,小说的主题思想,无疑都是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而教学的形式基本都是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所有问题都会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后来我觉得这样的教学以讲述为主,以知识为主,方法单调,学生的学习缺少真实情境,缺少深度参与,更缺少自主的言语实践。于是,我就改变了方法,要求学生课前(也有时候是课内)先观看电影《祝福》,并且做好观看笔记,记录夏衍改编的电影剧本和鲁迅的小说有哪些不同:增加了什么,删减了什么,人物、情节、主题、人物关系各有哪些不同。课堂教学就是分专题讨论这些不同:这些改编好不好,演员演得好不好,夏衍为什么要这样改编,演员为什么要这样演,鲁迅为什么要那样写,你更赞同谁。最后每人写一篇评述文章,大多数同学能写千字以上,长的达好几千字。学生喜欢这样的课,我也感觉不错。今天看来,似乎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也都在里面。
不仅仅是戏剧、小说这样的现代文可以这样教学,文言文也可以。以前教学《鸿门宴》,基本上都是读读课文,看看注释,讨论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最后再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后来,我采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课前布置学生将课文《鸿门宴》压缩到1000字以内。课堂教学中,我们就是交流各个学生每一段的压缩,然后比较压缩后的文本和压缩前的文本。我在教学《谏太宗十思疏》时,就是将两种不同教材、不同版本的文本让学生比较,先是对注释和文本增删的比较,然后再从语言、情感、结构和主旨等多角度进行比较。
我甚至在初中教学 《诗经·蒹葭》时也是让学生比较原诗和琼瑶改写的《在水一方》,围绕这个核心任务,让学生完成这样几个小任务:1.从原诗中找到与《在水一方》对应的诗句;2.讨论改写句是否成功;3.《诗经·蒹葭》中哪些意象是《在水一方》中没有的;4.《在水一方》增添了哪些原诗中没有的意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这首诗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关于《诗经》的知识都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