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到汪曾祺先生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写作的原因时,简直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他说:“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这份诚实一下子就把我给逗笑了。
这说的不就是我嘛。
从小到大,我偏科厉害得很。
我的语文试卷是可以达到快满分的那种地步,而数学呢?经常是不及格的状态。
所以语文老师见到我,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宝贝一样,会鼓励我去投稿报纸,去参加征文比赛,而我也不负他的期望,没有一次空手而归。
数学老师见到我,就总是一脸无奈,看我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这种对比强烈,落差明显的学生生活,几乎充满了我整个学生时代。
那个时候,我以为自己很喜欢写作。
现在想想,或许我并不是很热爱文学。
而是因为我从文学上,获得太多美好的东西了。
那份灿烂张扬的自信,那份引以为傲的自豪,那份来自同学的羡慕,那份男孩子们的喜欢··
写作,让我的学生时代,从毫不起眼,变得闪闪发光。
直到现在,写作依旧给予我很多骄傲的成果。
它让我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拥有了一项自力更生的能力,收获了源源不断成长的欢喜。
以及,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很好奇,有多少人写作的开端,是跟我一样,不是具有什么天赋,也不是什么热爱,而就是数学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