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4
卷一·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9/25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五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
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
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
岐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
黄帝曰:调之奈何?
岐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六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原文译文对照:
~~~~~~~~~~
黄帝问于岐伯曰:五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
黄帝问岐伯道:归属于五脏的各种疾病,该怎样从其体现于人体外部的表现,来确诊其在人体内部的病形病势呢?
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
岐伯答道:先要了解五脏体现在头面上的五种气色,及五脏体现在各自俞穴处的五种脉象,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辨别出具体患了什么病。
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
黄帝问:已经了解了头面上五脏之应有的五种面色,也了解了五脏各自俞穴处应有的五种脉象,也了解了诸面色与诸脉象之间所应有的对应关系,然后该怎么分辨出是所患何病呢?
岐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
岐伯答道:调查脉搏跳动的缓、急、小、大、滑、涩等动力特征,就能确诊疾病的类型、性质、病程及趋势。
黄帝曰:调之奈何?
黄帝问:该怎样调查脉搏的动力特征呢?
岐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
岐伯答道:脉搏跳动急促的患者,其尺肤,即被诊察俞穴或原穴所在经络的尺胫段皮肤,也即该穴往上至肘关节或膝关节处,这一段的皮肤,也会显得紧皱、收缩。
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
脉搏跳动缓慢的患者,其尺肤,即被诊察俞穴或原穴所在经络的尺胫段皮肤,也即该穴往上至肘关节或膝关节处,这一段的皮肤,也会显得松弛、舒缓。
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
脉搏跳动气势细小的患者,其尺肤,即被诊察俞穴或原穴所在经络的尺胫段皮肤,也即该穴往上至肘关节或膝关节处,这一段的皮肤,也会显得瘦削、干瘪。
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
脉搏跳动气势洪大的患者,其尺肤,即被诊察俞穴或原穴所在经络的尺胫段皮肤,也即该穴往上至肘关节或膝关节处,这一段的皮肤,也会显得充胀、鼓膨。
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
脉搏跳动流利润滑的患者,其尺肤,即被诊察俞穴或原穴所在经络的尺胫段皮肤,也即该穴往上至肘关节或膝关节处,这一段的皮肤,也会显得光滑、滋润。
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
脉搏跳动气枯血涩的患者,其尺肤,即被诊察俞穴或原穴所在经络的尺胫段皮肤,也即该穴往上至肘关节或膝关节处,这一段的皮肤,也会显得枯糙、干涩。
凡此六变者,有微有甚。
以上这些,脉象与尺肤的六种特征,在程度上有轻重不同的区别。
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
脉象特征与尺肤特征是互相对应、彼此一致的。所以说:善于诊察尺肤特征的,不必再依赖俞穴脉象来辅助确诊;
善调脉者,不待于色。
善于脉诊的,不必再依赖面诊气色来辅助确诊。
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
面诊、脉诊、尺肤诊,这三种诊断技术都熟练掌握并能综合使用的医者,为上等医工;上等医工治病,十位病人可以治好九位。
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
面诊、脉诊、尺肤诊,这三种诊断技术中,能运用其中两种的医者,为中等医工;中等医工治病,十位病人可以治好七位。
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面诊、脉诊、尺肤诊,这三种诊断技术中,只能运用其中一种的医者,为下等医工;下等医工治病,十位病人能治好六位。
~~~~~~~~~~
老黄历择吉,2024.2.2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43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45
推荐:猴子森林44:食猴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