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记错,我是2015年注册的简书账号,今年7月11号的时候我才写了第一篇文章,像是暌违已久,又像初来乍到,两年后回来,这里还是一样的活跃。在简书看过很多签约作者写的文章,我自评我不是一个文采很好的人,也不是一个会写作的人,充其量我也只是喜欢阅读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和会浏览各种资讯,因为我觉得只有在你阅读吸收的时候,你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
在简书上看到越来越多的作者提到日更,大家都说要去试一试,我觉得很惊讶也满怀疑惑,我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绝不是一个专职于写作的人,而是把写作当做自己一种乐趣的人,如果只是这样,在每天上班劳累的同时还想兼顾到日更,这能否保证数量与质量两者共存,我想大部分人都不能吧。我们下班的时间,应该是留给我们放松和休息的,是为了明天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工作的,而为了日更,我们还要强迫自己进行写作,这不是加重了我们大脑的负荷吗,我们宝贵的下班时间,何不去进行运动看看电视节目和家人聊聊天做点放松的事情呢,当然,每天写对个人的写作能力确实有益,我希望大家量力而行,不要过于沉迷,而把写作当做放松的作者则可以忽略我的这段话,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作者数量与质量并存,我也希望每天能在简书看到高质量的文章,见证着更多人的成长,每一个喜欢写作的人都能圆自己的写作梦。
也看到了一个作者说,想要破万的阅读量,自己的阅读量每天就要300+,我觉得这又带点强迫的意味了,你要做到这个目标,是不是就得囫囵吞枣看完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我们都还没有消化呢就得走马观花去阅览,这不是逛街货比三家,而是脑容量的吸收与输出的尽力而为。我觉得最适当的方法是定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目标,看每一篇文章的时候有思路有计划的去看,去充分吸收每一篇文章的精华,这样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贮存量,让自己有所收获。我很赞同小学课本里这个简单的观点: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没有人会否认多读书和多读好书会对自己有坏处,多少写作大家都是爱书如命的“瘾君子”,没有阅读就没有输出这是真理,书里藏着一个无穷尽的大世界,今天我们能用最低的成本浏览知识,这是世界与历史前进的一大步。每一次写文章停顿下来我都觉得是自己阅读的匮乏,在现在书籍量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成本如此的低,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多读几本好书。而我有的时候觉得即便如此,我们看文章的时候也可以不用挑选,就规定自己每一天看规定的数量,以后慢慢自己递增,就我个人而言,不论好文章差文章,总会让你学到东西,好文章你会学到它好的方面,而差文章则让你反省与思考。
今天在简书看到的一篇文章,说到了写文章的三个名词,写手,作家,作者,我看到这三个词大脑瞬间是懵的,我也是一个边际的人,我也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地位,而且我连这三个名词的概念都分不清楚,当我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突然就明白了,我是最不起眼的,仅仅是一个作者而已,但我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表达与抒发的机会,我们是平等的,并不是所有人写作是为了利益,出书和名气,我始终相信每一个好的作者初衷都是想通过一篇文章,让读者有所收获,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写每一篇文章首先要知道为何写作,其次是要让读者从我们的文章中读到有益的信息,哪怕只是让他得到了短暂的放松。每一篇文章的存在肯定会有它的理由,我们要做的,永远是把每一篇文章尽善尽美。
我写东西很奇怪,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能写出一大段让我自己看了觉得不错的句子,而当我心情好的时候,我反而写得没有那么好。如果我有灵感的时候我会写出很多东西,越写越想写,而当我没有了灵感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味同嚼蜡。当我看了很多我认为好的东西我会自然流露我的感受,而突然要我写一篇东西我反而写得很拧巴。我讨厌写作是为了利益和炫耀,因为我觉得写任何东西应该是一种状态,一种发自内心的流露,当你有感而发的时候,你会不知不觉写出来。在谈写作的专题里看到有人问一个简书的签约作者写作坚持了多少年,它的回答是12年。我仔细想了一想,这是应该的,我们认识的绝大部分作家都是经过努力,生活和体验一步一个脚印获得成功的,而一个好的作家,尤为难得。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怀揣着写作的梦想,却想一步登天,我们能不能不以出书,拿奖,利益炫耀这些东西去捆绑它,而仅仅单纯把它作为自己业余的一个爱好和抒发感受的一个出口呢。难道你不觉得当你写出来的东西哪怕只是有一个人认同和鼓励的时候,都会让你心潮澎湃吗?
对于一句好的话,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的书,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我的标准很简单,它能不能打动到我,我们听一首歌为什么会觉得它是一首好歌,无非是歌词瞬间击中了你让你感同身受,你表达不出来却被写了出来,又或者你被它的旋律曲调吸引,你从来没有想到能有这样的旋律。为什么香港的两个伟文能这么受欢迎,因为他们写的每一首歌我们总会找到自己的影子。为什么有的人看心灵鸡汤会觉得有用,而有的人却反鸡汤,只是取决于它能不能打动到你,一个失恋的人看心灵鸡汤会觉得好,因为治愈了他,对他有用,一个失败的人看励志书觉得好,因为燃起了它的激情,让他越挫越勇。每一个人评价好与坏都有不同的标准,而我永远赞成能不能打动到你这个标准,知名主持人窦文涛老师在《超级演说家3》里面说到,他把他想找的每一个演讲者比作”心上人”,他们的演讲能不能戳到他的心里,感动到他。而写作也一样,你的写作能不能让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这永远是评价你文章写得好坏的第一个表现。
我自愧我不会日更,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也做不到,但我会不断更新,我也不希冀签约出书获奖,因为我觉得现在我确实远远达不到这样的境界,马未都老师曾经说过,一个好的作者应该具有知道自己文章能否发表的能力,因为当你写出来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感觉到这篇文章写得如何,它的程度在哪里,我只是希望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华,都能让每个读者看到我的进步同时有所收获,写都写了,为什么不把每一篇文章当成是最后一篇文章来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