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失败让我忐忑不安。这是第一个可以衡量我是否够格、我大脑中经由教育得到的知识储备是否足够的指标。这次测试之后,答案似乎很明确:还不够。意识到这一点,我本该憎恨我的成长环境,但我没有。我对父亲的忠诚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在山上,我可以反抗。但在这里,在这个明亮喧嚣的地方,被伪装成圣人的异教徒包围着,我坚守着他教导我的每一条真理、每一条教义。
这是成长的开始,也是认知差距的开始。但是在内心深处可能是意识不到的。
测验不及格并未削弱我对旧信条的新忠诚,但一堂关于西方艺术的课做到了。
看到了思想不断在进化的挣扎。就如书中所说:“在这所大学,在这个礼拜堂里,我第一次感受到巨大的鸿沟”。
当认知和现实有冲突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什么?我们可能也会退缩到熟悉的领域和环境里吧。
群山依旧陌生而险恶,而我想留下来。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小时候不被允许接受良好的教育。我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么写,就像两者之间的关联显而易见。
电话那头一阵沉默,我想像父亲严肃的表情变得僵硬,我等待着想象中他正酝酿的一击,但只有一个平静的声音说:“会没事的,宝贝”。
父亲也在转变吗?
想到了自己求学的那一阶段,莫名的有一些不舒服。说是浑浑噩噩吗?现在说起来是后悔吗?
也想到了自己身为长辈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吧。其实对孩子,只要支持就足够了。支持他,且去相信他。
其实成长的过程是孤独的。但只要坚持着成长,那就一定是有效果的。
除了西方文明课,各科成绩都是A。
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又实属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肯定是有好的结果才有作者的这一本书。意料之外,没有经过事先系统的学习,却能把成绩做到这一步真的是了不起,真的是意料之外。这期间的努力和心灵的挣扎,几句话就会带过,但是在这期间所经历的时候,是忍受住了多大的心力才做到的。
这就是慢慢的成长。一步一步,一点小事一点小事的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