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木有枝 图/来源网络
生活太残酷,人生太艰难。所以,你的童心,还剩多少?
转眼又到六一,几乎可以预见,朋友圈里一群“超龄儿童”嚷嚷着过节,或是给自己一个买零食的理由,或是给自己一个玩乐的借口。其中,还不乏花式渗透各种节日的情侣,乐此不彼地撒着狗粮。当然,有人会鄙夷这样的做法,认为这幼稚可笑,甚至不可理喻。这一群人中,有我们的父母辈,也有比我们年龄更小的。前者历经风霜,早知岁月无情,一切挣扎都是徒劳。后者,则应合了那句“少年不识愁滋味”。这一句话,很多人应该不陌生。但不知道,有多少人清楚这句话后面的内容。“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当年,辛弃疾写下这首词时,已被弹劾去职,闲居在带湖。少年的满腔热血,在岁月风霜的淘洗下,只剩“欲说还休”。和辛弃疾这首词有着相似意境,但更为明媚向上的,是另一句曾经非常流行的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这里的“少年”,可以替换成我们更为熟悉的一个词——“赤子之心”,又或者是“初心”、“本真”。乃至有一段时间成为流行热词的“小确幸”,讲的都是一种纯真的快乐。
如同孩子一般,简单而容易满足的快乐。
国际上规定的儿童节,将享受节日的权力划给了一定年龄范围的人群,但快乐无界限,即便是上帝,也不能决定在这一天享受快乐的人。所谓“过节”,只是在玩笑中,找一个假装正经的理由,去让自己短暂拥有孩子一样简单而有点小放肆的快乐。在逼仄的生活里,寻一丝肆意喘息的空间,抛开所有因为生活和工作形成的定式循环和拘束。
在三百六十五天里摘出这一天来,赋予它带有童年记忆的仪式感。这种快乐,是童心本趣。童心可贵,一在其具有的蓬勃生命力,二在其带给人的最质朴的快乐。
灵魂不老,童心不灭。
这种纯粹的本真,才是真正的童心,它比童趣带来的简单的快乐更值得人追寻。鸡汤一点来说,是经历过黑暗后,仍能拥有孩童看待世界的眼光,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并且相信自己能去改变它的不美好;见过人生的高低起伏,仍能如孩子一般,有着对明天的期待。现实一点来说,是始终心态平和,不失纯真。再换个古朴一点的说法,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一段很爱重复听何训田的《春歌》,若有若无的木鱼声,将反复吟诵的四句词敲打进人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代无门慧开禅师的一首诗偈。直白简单得像一个孩子的简笔画,但对许多成人来说,却遥如天上月,可望不可即。因为俗世,我们变得世俗。当身上的枷锁越积越多,自然看花不是花,看月不是月。无法享受简单的快乐,因为生活的重压,会让一切变形。这时的欲望,也不再是小卖部柜台上,玻璃罐子里的那颗彩色糖果可以满足的。
于是,童心渐渐成了奢侈品。如果你仍然拥有,那么,这值得庆贺。哪怕你能因为一件简单的事情笑得像个孩子,说明你至少还拥有让自己轻易变得快乐的能力。
人生如此多艰,愿你我都多点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