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着絜回乡下了。回来办入园需要的资料,顺便看看他念叨的太太(我们叫奶奶)。
午睡的时候,絜又在我耳边叨叨了:“妈妈,你快点生个姐姐或者弟弟跟我玩。”我笑了,说:“在你之前出生的才是姐姐,那是不可能的事了。你只能选择要个弟弟或者妹妹。”他想了一下:“不管弟弟还是妹妹,我会推着宝宝和他玩的。我会推车,我也喜欢推宝宝。”我说:“现在你是一个人无聊才会说这些,等真有了宝宝,你都在学校了,有伴儿玩了,就不一定会想要弟弟妹妹了。”他坚持要一个弟弟妹妹,而我坚持不会再生了。
有了这几年亲身带娃的经历,我其实很反感别人催我生二胎,因为真的很艰难。
怀孕那一年正是远嫁过来的第一年。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真的太不同了。
尤其是饮食习惯上面,那个时候对陕西的简单饮食真的很难适应,我们湖北吃饭多,菜的花样多,面食少。而这边,早上白稀饭就可以解决,晚上浆水面条也将就了,还有什么菜豆腐、面皮,一天最多做一餐饭,菜也简单,熬个汤喜欢放一堆乱七八糟的菜,称之为汤菜。而且这边的人喜欢吃大锅饭,就是那种土灶,一口锅煮饭,一口锅熬菜。然后一群人坐着矮板凳,围在一张小小的矮矮的桌子上吃饭。
我记得我爸第一次来这边看家,在除夕前一天过来了,大年初一就回去了。硬是吃不惯这边的饭菜,坐不惯这边的矮桌椅。一直劝我远嫁的事考虑考虑。后面连结婚我爸都没过来。
结婚第一年,我的体重降到了有史以来最低。那个时候孕吐严重,本来都吃不下去,还要不停地吐出来,每次检查都说营养不良。后来老公去外地上班,我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凑合吃。
然后就是这边的人的思想很奇怪,主要是那些长辈。她们都觉得她们那个年代,要生娃了还在地里干活都是常事,现在的人太娇气。尤其是婆婆辈的妈妈们,好像儿媳妇就得吃那些她们吃过的苦。
我家里没有婆婆,可是我家房后有一个本家婆婆。月子里,每次看到我老公买那些肉啊虾啊鸽子啊什么的回来给我做饭,就各种冷嘲热讽:“现在的媳妇都命好啊,我们那个时候坐月子谁管过啊!……”
反正就是你怎么做,她们都会有话说。
这几年也习惯了这边的生活,其实自己过自己的,不去理会那些就好了。
可是在乡下,房子挨着房子,出了门都是邻居,拐着弯一个村里也都能沾点亲戚。你不去理会人家,人家来理你啊!
有了孩子后,那才是难过。
乡下多是婆婆辈在带娃,跟她们在一起很难沟通。她们总觉得她们带大了一辈有经验,我的方法不对。像穿纸尿裤、吃辅食米粉什么的,都会被拿来说。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次絜的感冒。
那年冬天,很早的时候,他太太就给准备了棉花小袄,天天要给絜穿上。后来天气冷了,白天睡觉都不给他脱衣服、帽子,就盖上厚被子。他越来越不耐寒了,很容易就感冒流鼻涕。给他穿衣脱衣,我都是开着空调在弄。可后面还是严重了,去医院挂了一周的吊水和吃了半个多月的药。她们还要说是我开空调的错。他太太还在人前说我太年轻不懂得照顾小孩。
后面我再也不想在家里待了。絜的感冒都没好彻底,我就带着他回了湖北娘家。在那边,我妈不会插手我对孩子的任何事,放手让我自己来。竟然在比陕西的冬天更冷的湖北,絜安然度过了。
不想要二胎的原因很多:怀孕辛苦;养娃心累;周边没有能帮上手的人……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家里条件不允许。
我们家没有婆婆,太太80了,爷爷有自己的事,家里所有大大小小开销全是老公一个人在扛。全职带一个我都花费了近4年时间,前2年都一度让我抑郁失眠,要是两个我真不敢想象。
同村里有个和我一样的外地媳妇,她家大宝比絜小半岁。她在家带了两年娃,就交给婆婆带,她和老公出去上班。本来因为生娃后她老公还是一副不思进取的样子,她都不想过了。结果出去不到三个月,又回来了,要生二胎了。现在我每次看到她一个人一手牵一个一手推一个走着,我都觉得心疼,她的年纪比我小多了。而他的老公,依然该钓鱼钓鱼该游戏游戏。婆婆也很少给她带娃,因为俩人的育娃观不同,经常闹矛盾。
我深知经济条件对孩子未来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我自己家里姐弟三人,家庭条件一般。当年我们学习都很不错,本来都是计划上大学的。可是在我高考那年,妈妈生病,一下子对我们几个打击很大。经济上供不起同时读大学、高中、初中的我们,我就没去读书了(考的也不是很理想)。
所以,我绝对不会让同样的事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我情愿养他一个,也要让他有足够的资源享受好的教育,培养他喜欢的特长。
也许,站在孩子的角度,他是需要一个伴。老公作为独生子也表达过相同的想法。但是,我得在保证不影响孩子的未来的前提下,再去考虑其他。
或许,终有一天,我会考虑二胎。在那之前,我得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我才会有那个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