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是其中的重传播载体,汉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内含易理,博大精神。下面我们就一起领略一下汉字的魅力吧。
“易”字,日月为易,日月运行不息,永远在变化,意味着是阴阳两种宇宙间的原动力,所以有了易学,中国文化之源,《易经》也成为六经之首。
不学易不可为将相,就看看“学”字吧,
篆书中的学字就写法就是一小子两手玩爻之象,学即从易开始。
爻字,据记载远古无文字时代,古人结绳以记事,单独一半讲读YI,为治理之意,即有困难得面对解决。人生疑难重重,一时解决不了就打个结挂于日常所经之处,每次看到再三思考,一旦豁然通了,便将绳结解开,遇到新的问题再打上结。再看“父”字,显然上面的绳结已解开,表示为人父者必须解决自己遭遇的问题,不要奢望后一代解决。下一代的问题也要由他们自行解决,不能代劳,否则下代如何成长。
说完学,再看看“习”,坤卦中有句,不习无不利,篆书的习字上面为羽字,下面的白为日字的转化,习字就好小鸟练习飞翔一样,屡仆屡起,要靠自己的日日勤练。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别人无法代劳。说到日日练习,我想到了“恒”字,易经中有恒卦,古版的恒字少去底下的一横,取“一日心”之意,以替代“亘古心”之难能,大有深意。人偶尔发善心易,但持之以恒难,一日做到了,日日做到了,就是永恒,所以大学说,“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正如佛学所说,刹那证永恒。
汉字文化博大精 ,一字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