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书名是《大音乐家的小故事》。封皮已经破损,纸页也已发黄,末尾有几页已经残缺了,因此,最后那个小故事就没有读完,故而印象也最深刻。
我记不清这个故事主人公的名字了,现在想来,也许是肖斯塔科维奇?里面提到的元首,也许是斯大林?但查证一下,又显然不是。
这位大音乐家,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有一次携妻子和儿子去外地演出,在火车上,夫妻俩大吵起来。
一开始,只是个玩笑,妻子说:像你这么有名望的人,肯定有不少情妇才对,可是我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发现,你是怎么掩藏得这么好的?
他说:我掩藏什么?我用得着掩藏么。你一天到晚盯得这么紧,每次外出都要跟着,我哪有什么机会?
看来,妻子说,你是一直渴望有外遇了?好,以后我再也不跟在你屁股后面了,等你有了情妇,马上甩掉我和儿子就是!
他们越吵越凶,到了下一站,虽不是目的地,妻子却执意要下车,音乐家不让他下,但因为拧不过,就也跟着下了车。
他们开始吵架时,他们的儿子正好去厕所了,不在他们身边,他们下车时,也全然忘记了儿子没跟在他们后面,却继续吵着,直到猛然意识到这一点,火车已经开走了。
去找铁路部门,去找警察帮忙,登报——由于他的名望,所有的大报纸都登载了那个失踪的小男孩的照片,可是,没有任何消息,他好像人间蒸发了,好像根本不存在过。
音乐家因为这件事错过了演出。
有一点必须说明,大音乐家的作品很多都是和歌颂祖国,歌颂英雄,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关系的。并不是说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不过只有这些才得到时代的青睐,也因为这些他才得到了元首的接见与赞扬,并在这个艰难的时代过着优渥的生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火车上有包厢对不对?而在这个时代,最需要演出的作品也正是这些,也正因此,他错过演出这件事显得不可以原谅。报纸上最初对他的同情表达完毕之后,马上出现了对他严厉的批评,很快地,他在公众眼中成了一个生活腐化糜烂堕落的“旧社会知识分子”,预定由他来指挥的音乐会都撤回了邀请,妻子也跟他离婚了,他一下子就成了一个众叛亲离的人。
不过,他对这些似乎并不在意,反而更加卖力地去跑警察局,求他们帮忙找儿子,而自己也一天到晚游荡在街头,指望说不定哪一天儿子会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当然,这都是徒劳。儿子没有找到,冤枉钱倒是花了不少,没多久,他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很难维持下去了。
在最为孤独无依的时刻,他想到了元首,奇怪自己为何没有早一点想到元首。自然,他并不完全认同那些赞歌里对元首的吹捧,感觉它们肉麻得可笑,起初若不是为了声名和身家考虑,他说不定还会拒绝为这些歌词作曲,但现在,一想到元首,他马上相信元首一定能帮助他的儿子,只要元首一声令下,没有办不到的事情,瞧,比这更难的事情都办成了,强大的敌人在元首坚强的意志前面也只能败退,人民为了实现元首为他们指出的理想甘愿忍受饥饿,寒冷,牺牲,而他只是想要回本该属于他的儿子……问题是,元首太忙了,能否接见他,能否听取他的要求,都很难说,毕竟,这只是他个人的事情,更何况,他现在已经几乎不为国家工作了,提这样的请求多少有点厚脸皮……
最后,他还是敲开了元首府邸的门,通报了自己的姓名,门卫冷冷的神色差点让他瘫软在地上。令他喜出望外的是,元首竟然亲自出来迎接他了,大老远就张开双臂,脸上洋溢着热烈的微笑,当音乐家的手被元首紧紧握住之时,一股幸福的洪流淹没了他的全身,他就像一叶小舟漂浮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之上,任凭狂喜的巨浪拍打着自己,他用尽全身的力量才能使自己不致沉没。
这天晚上,元首家里正在举行一个私人性质的宴会。来的除了几位部长和将军,还有几位外国使节,元首很隆重地向他们介绍了音乐家,称赞他为祖国作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激励了人民的战斗热情,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也有他的一份功劳。每个人都上来向他祝贺,巨大的兴奋让他简直语无伦次,但当一位外国使节试探性地问他是否有意去他们国家演出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绝了:不,他要留在自己的祖国,为人民创作更多有用的作品!
……夜深了,大音乐家离开元首的府邸,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体还在颤栗之中,路灯闪烁不定,他的影子在灯光下也摇摇晃晃,他忽然想到,整整一个晚上,他都没有向元首提出自己那个小小的请求,在当时的情形下,只要他开口,元首肯定会一口答应帮忙的,不过,这没什么,他还有的是机会,有的是时间,前途光芒万丈……
这本书是十岁左右看的,而故事中那个男孩在失踪时也是十岁左右,因为丢失了后面几页,我始终不知道那个男孩后来找到没有,心里一直记挂着。等我稍微长大了些,我也就忘记了这个故事,不过今天看到你,我又想起了他,那个失踪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