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谈到家里的一些情况。她不自觉地低下头,眼眶红了一圈,知道她有许多的无奈,却无处诉说,也无人能解。
记得读书那会,我们是同桌,她身上常常有淤青,脸上也有伤疤。上课的时候,她总是低着头不说话,偶尔好气没气地搭理别人一句。大家都觉得她脾气古怪,不愿与她接近。
后来,我们熟悉之后才知道,她不是脾气古怪,而是心里憋屈无处释放。她生在一个姐妹众多的家庭,家里常常揭不开锅。
由于母亲身体不好,家里几乎仰仗父亲一人的劳动力,支撑起全家的日常支出。偏偏父亲是个脾气不好、爱赌博、爱喝酒的人,但凡在外输得精光,回到家里免不了拿孩子撒气,操起衣架便是一顿毒打。母亲出手阻拦,也被打得浑身淤青。
对外,她从不与人提起身上的伤,也不和人说出家里的事情。哪怕老师看到脸上的淤青,出于关心问候情况,她也是闭口不谈。直到毕业后,她才慢慢说出家里的情况。
即便不是家里的老大,只要家里出现了事情,她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想尽办法解决难题。多年来,她成为家里的依靠,也是承受最多的人。
如今,家里的姐妹早已结婚成家,对她的依靠依然不减当年。这使她酌情苦恼,也让她对家庭观、婚姻观敬而远之。
长期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她对爱情、婚姻失去了期待。面对两性关系,她无法做到信任对方,更多是心里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父亲家暴,家人过度依赖,这些都对她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该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她却充当了父母的角色照顾家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成年后的她也要继续肩负着照顾家人的角色。
在家里,她是以“功能过度”的角色存在,家人则以“功能不足”的角色存在,“功能不足”者依赖于“功能过度”者,早已成为一种惯性。
由于长时间被家人所依赖,导致个人的生活无法独立于家庭之外,这让她觉得万般苦恼。对此,我建议她去看看心理医生,阅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其中,我向她推荐了一本书《超越原生家庭》。
这本书讲述的是如何深入了解原生家庭,重新认识自我性格的形成。要想摆脱家庭的束缚,那需要对自我进行个人分化,客观地看待原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且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的作者是罗纳德.理查德森博士,他从事婚姻问题咨询和家庭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20年。现任“美国婚姻与家庭心理治疗协会”临床心理治疗师和督导,也是“美国牧师咨询协会”执业医师。
《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两部分:认清有毒家庭四种模式、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一、 认清有毒家庭的四种模式
劳伦斯.斯特恩曾说:家庭就像是一台构造非常简单的机器,因为它是由几个最基本的“齿轮”组成的。但是,它似乎又包含了说不尽的内容:这些“齿轮”是由数不清的各种“弹簧”驱动的,按照许多特性的原则相互发生作用。
每个家庭看似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成员组成,但每个家庭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模式,或许是好的,或许是不好的。只有处于其中的人,才能感知家庭模式所带来的影响。
《超越原生家庭》列出四种有毒的家庭模式:
1.亲密与疏远的模式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方面需要“亲近感”,另一方面需要“距离感”。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欣赏和爱;但同时也需要独立、自主、自由和自主权。
相较于有毒的家庭来说,他们对过分亲密或过分亲疏有着迫切的需要。无论任何时候,家庭成员间都是以“我们”的形式存在,没有自我和独立之分。
一旦家庭成员出现了距离感,他们会以不够关心、不够支持来提醒对方,以达到亲密的状态。过分疏远也是如此,但凡有疏远就有亲密,这是相辅相成的。然而,过分亲密和过分疏远犹如毒瘾一般,逐渐入侵到每个人的体内而无法自拔。
2.家庭分歧的处理模式
无论哪种人际关系,只要其中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会产生分歧。一个健康、运行良好的家庭是能够容忍成员间存在的差异,且认为这些有趣、正面的。
与此相反,有毒的家庭则认为差异是家庭的导火索,不允许差异出现。面对差异的时候,他们会做出以下回应:
·顺从
·反叛
·攻击
·断绝关系
顺从模式是由于害怕冲突导致关系破裂,而“不惜一切代价维持和平”为基准避开冲突的正面袭击。
反叛模式正好与顺从模式相反,表面看起来是自我和独立的存在。实际上,他们是痴迷于叛逆的行为、拒绝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
攻击模式往往是以权高者的形式而居,但凡有人对他们的权威造成威胁,便以攻击为武器,毫不留情地对人进行攻击,来达到别人服从的目的。
断绝关系常常会出现在争端发展到一定程度,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时候,他们会抽身离去,从而中断存在的问题。
3.功能过度与功能不足模式
在健康的家庭关系中,有时也会存在“功能过度”者与“功能不足”者,只不过他们的角色会随着事情的不同总在变化。可是,在有毒的家庭关系中,“功能过度”者与“功能不足”者总是固定的存在,后者过度依赖前者成为一种惯性。
4.三角模式
在一对一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交往所产生的紧张和压力通常会不断增长。为了应对这种压力,人们往往会向第三方倾诉,或者讨论其他不相关的事情,从而构成一种三角关系。
在三角关系中,存在着三种最基本的角色:迫害者、受害者和解救者。大多数情况下,家庭中的受害者几乎总是“自愿”成为受害者,因为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其家庭有利。
二、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罗纳德博士提到:要记住,性格是自己塑造的。你的家人只是提供了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个性风格,他们对你的影响仅此而已。
从客观的角度,认清原生家庭的模式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而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1.家庭谱系:你的家人都有谁
家庭关系犹如一张庞大的关系网,每位成员犹如网上的每个结点。有些关系看似疏远,实际上也会对我们自身的性格造成影响。因此,了解家庭谱系是前提条件。
2.联系家庭成员
绘制好家庭图谱后,将图谱发送给每位家庭成员,目的是补充自己未知的部分。我们需要弄清楚家庭成员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以及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是怎么样的。
3.创造一段家庭历史纪事
这一步是要创建包括三代人在内的“家庭编年史”,除了记录基本的个人信息以外,还需要记录一些与家庭事件相关的世界或地区性事件。
4.发现家庭内部运行模式
这一步最好的办法是研究家庭的三角关系。首先,拿出一份家庭图谱,用不同颜色标出三角关系之间的成员,进而研究他们的亲密关系。
5.探亲与家访
这一步,我们要回家里搜集信息,根据之前设计的问题向家人提问,观察家庭运行状态,并且进一步深入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6.自我分化
完成研究工作、弄清自己在家里的位置之后,你就要开始着手改变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了。要记住的是,一切行动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并且你要注意如何应付自我改变之后家人对你的反应。
近几年来,原生家庭的概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人把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顺利推给原生家庭。可是,原生家庭只是提供我们成长的环境,这对个性风格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只是单方面的原因,而性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结果。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每次都把不如意归因给原生家庭,这对于自身的成长并没有多大的好处。当我们意识到原生家庭的不完美,努力尝试超越原生家庭,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