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问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是一节乐府民歌,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老师上课时,也把握了这个要点,分别用想象、角色扮演、古今对比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伤痛。在结尾时,老师展示了叙利亚难民的照片,希望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然后小结:岁月静好,和家人一起平平淡淡的日子就很幸福,战争是当权者为了自己的欲望去争夺,我们要呼唤和平、反对战争。
我感受有三点值得探讨:一,老师展示了叙利亚难民照片中最经典的那张“沙滩上儿童的遗体”,这张照片已经被证实是摆拍,目的是让欧洲愿意接受叙利亚难民。二,老师认同的价值观是“平平淡淡的幸福”,但学生正处在价值观探索期,经过自己的体验,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平平淡淡,有的学生可能更喜欢轰轰烈烈,直接断言某种价值观就是好的,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探索。三,战争是残酷的,但和平不是呼唤就可以得到的。中国近现代经历了那么多场战争,如果没有中国人民壮烈的斗争,只通过呼唤,中国现在可能是第二个印度,他们就是“非暴力不合作”,没有经历独立战争。
修改建议:一、图片选择中国经历的战争。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岁月静好是怎么来的。三、战争是残酷的,同时有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区分正义战争 和非正义的战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感想:文学 作品有时代局限,老师有自己的价值观局限,同语文课又在潜移默化传递价值观,比起政治课直接了当的宣传,文学 作品中的浸染,老师的影响,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更为明显。语文老师加强历史学习,建立更开放的价值观体系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