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非马聊天会里做角色,也是想挑战一下自己在头马之外的适应能力。应了这个角色之后还是做了一些功课的,主要是在引导方面。但从最终的呈现来讲,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是影响最终结果的主要原因。
当众讲话我已经不太紧张了,但因为受众群体的不同,我感受到的整个“场”是和头马完全不一样的。
首先,头马里边女生会比较多,年龄以25-35岁为主,而且我们讨论的范围一般仅局限于头马,领导力和沟通力。今天十多位参与者里,包括我只有三位女士,整体年龄大约以30到40岁为主。虽然限定了讨论的主题plan B,但因为每个人的行业背景不同,能延展出来的经历也都不同。这就非常考验我的应变能力和知识储备。
其次,在头马里做主持的主要功能是串场。如果是访谈环节,更多的是就一个人的经历深入探讨,或者是多个人进行方法讨论。今天在非马是访谈互动环节,十多个人就同一主题分别讲述不同的经历。需要关注的点非常发散,很考验记忆能力。我本来是想在总结的时候把每一个人提到的故事和升华的点都汇总在一起,但发现这方面的能力真的还需要提升,一是在过程当中记住每一个人的要点,二是快速总结的能力。
另外,在不知道大家对我的接受程度的时候,反映出来的不自信也一直在干扰着我的现场发挥。每当发现观众有刷手机的行为,或者有移动身体的小动作,我都会非常的紧张,因为我担心他们会觉得这个环节是无聊的,我的引导是没有效果的。
从最后大家的反馈来讲,很多人认为我的控场是OK的,但其实我知道自己是因为紧张和无助,所以才会压制别人的发挥,因为担心自己接不住别人无限的延展。另外一点,很多人都提到了关于我对于发言人挖掘的深度还不够,价值没有更好地体现出来。
还有一件事情,我会比较抱歉,这也是几位小伙伴私信我其中提到的一点,就是我cue马局做关于爱情plan B的阐述。所以作为主持人,还是需要提前了解受访者的过往经历,或者不要提及敏感话题。
今天感觉自己的倾听能力真比以前提高了,不知道是不是参加了大伟哥图图听见的结果。
今后还是要多读书的,否则真的和别人聊起来,感觉自己好无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