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经过半,翻看自己2017年末的成长记录,依旧能感受到当时的迷茫无助,还有柳暗花明时的欣喜与感恩。
回望这半年,与2017年的自己相比,于生活,于社群,都从一个参与者变为了一个主动运营者,这样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
感谢每一场遇见,让我逐渐变成想要的自己。
01 爱就要表达出来
生活在传统的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告诉我要内敛,关心和爱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和华丽的形式,行动足够表达一切。所以在家里,我们是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的,缺少沟通,只能用顺从和细微的行动表达自己的尊敬和关心。
这样的我,在读书营里,遇见了一群热情似火的人。把我的胆怯,我的羞涩,我偶尔的小冷漠全部融化。我可以在读书营表白老铁,可以花式去夸身边的老铁,可以细心耐心地去和老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面对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我可以做到这些,面对朝夕相处的家人,我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感情呢?
便尝试着做些以前想做但是压抑着的事情。一直想给爸爸妈妈过生日,可是他们一直拒绝我做这种仪式感太强的事情。
今年爸妈的生日正巧距离很近,便想着何不趁机热闹一下,于是偷偷定了蛋糕,提前准备饭菜,和弟弟一起买了生日礼物。爸妈回家,没有想象中的排斥,融融恰恰吃了饭,还拍了全家福。
由此,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和爸爸打电话时间变长了,想做的事情和爸妈商量,都能行得通,一直想给爸爸买的保险也商量通了,一切,越来越温暖有爱。
02 死磕自己
以前,总是用“开心就好”来开导自己。做事得过且过,对自己要求也松,加上外界对自己也很宽容,小日子过得很松散。
自己偷过的懒总会变成前行路上的坑。接触得人越多,越发觉自己做事毛毛糙糙。老师布置的工作,总要返工,同学交代的事情,总要丢三落四,自己的事情有时候也没有耐心坚持到底。
虽然别人没有说什么,自己也受不了这样的状态,再这样下去,我的标签是不是成了不靠谱?
从小事来,死磕自己,同样能改变自己的做事状态。
读书营的一条通知,信心满满地编辑好,格式,措辞,排版,反反复复改了十几遍。这对于原来那个写了东西都不想看第二遍的我来说,简直是磨难。
可是改一遍有改一遍的收获,被别人指出的问题,记忆总是特别深刻,下次自然也会注意。被改得多了,还有了意外的收获,以前看到别人的文章,只会感叹写得真好,写得好棒,现在也能看到自己曾经走过的坑,看到一些问题,也能说出一些中肯的建议。
死磕自己,过程很痛苦,可是把自己揉碎了再重组,这个新的自己,挺可爱。
03 敢比会重要
面对挑战,以前的我,只会退缩,犹豫纠结,最后不了了之。
现在,我经常用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选择当前,问自己:你想不想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准备好状态就去上。这样的结果,往往还算满意,就算最后没有做好,得到的经验对自己也很有帮助。
今年的我,在社群实现了自己的突破,很多人说我开了挂,自己看来,就是凭着一腔的“敢”,立下了自己的里程碑。
去年的我,潜水小白一个,看着别人一个个出彩,不禁问自己,你想一直这样么?不想这样,那就走出去呀。在读书营,积极参加活动,走到大家的视线里,给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慢慢被大家记住。想走得更远,见更多的牛人,抱着试一试又不会死的心态,申请管理员,磕磕绊绊走走停停,竟然也一步步做到了。
生活中也是这样。朋友介绍了一个工作,专业不对口,成功可能性不大,问了问自己,想做么?我想呀,当老师,工作环境很喜欢,还有朋友能一起工作,多美好。
既然想去,就去做呀。准备面试材料,咨询师兄师姐,看书,备课,准备面试,反复打磨。直到面试当天,自信满满去试讲,于自己,没有遗憾,台下的老师也是频频点头。
不要总想自己行不行,可不可以,敢想,敢做,准备充分,去做吧。
感谢在读书营遇见的人,经历的事,让我明白,我可以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