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了姑外婆在微信群发了一张马蜂窝的图片,说要烧掉它,后来姑外婆在一根长长的竹竿绑上干草,用火点燃那些干草,伸得长长的烧掉了马蜂窝。说到这里,我还看见了姑外婆啊,舅舅啊,在微信群里发了他们被马蜂蜇的故事。
40多年前,姑外婆爬到外公家门口那颗龙眼树上摘龙眼果,被三只马蜂蜇到,两针蜇在头上,头和脖子发肿,脖子发亮,头痛得要命,全身过敏,身上有像毛毛虫那样的疙瘩,说不出话,当时姑外婆用一桶冷水泡头,没用。只好去到大队卫生院打针,回到家还是很痛,发高烧,幸好她伯父(也就是我的外太公)天天给她打针,一直睡了七天,晚上都睡不着,差点没命了。这件事已到现在已有40多年了,现在姑外婆还记得清清楚楚。姑外婆还说:“那些大黄蜂蜇伤人全身都发肿,发烧,还是小心为好。前两天我被一只蚂蚁咬,又痒又痛,还发浓,我去买清凉油搽,也有两个人来买药说是被蚂蚁咬,蚂蚁也变得狠了。”
舅舅也说开了,小时候住家里,经常去爬龙眼树,经常见野蜂,没少挨蛰。周边有几种野蜂特别注意,最恐怖是黑白间窦野蜂,这种野蜂主动性最高,几米外如果有骚动就会追人,下手非常狠,专挑眼睛和脸蜇,小时挨蜇过一次,肿成猪头,一见这种蜂窝要立即远离。
最常见的是罐装大黄蜂,窝像一个倒过来的罐子,一动到它窝就会成群蛰人,阿滨(舅舅)被蛰的最多。
“还有种竹筒蜂,个头拇指般大,身体黑色,经常在竹子中间钻个洞做窝,手抓到这孔时就会蛰人,蛰中的话整只手麻痹,手指都动不了,砍竹子、拿竹子要多敲敲,赶走这种蜂才得。所以讲我们小时候这么爱到处放火东烧西烧,大部分是烧野蜂。”
哇!舅舅好勇敢啊!竟然敢烧野蜂。后来妈妈也说了她的经历:有一次妈妈伸手去摸晾衣杆,晾衣杆其实是一根长长的竹子,突然妈妈中指感到剧痛,原来妈妈摸到竹竿上的一个小黑洞,里面有一窝竹筒蜂,妈妈被竹筒蜂蜇了,整个手都麻了。
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竹筒蜂的学名叫竹蜂,还叫乌蜂、熊蜂、象蜂、 笛师、留师、竹蜜蜂。竹筒蜂体形圆圆的,长约25毫米,全身黑色。百度百科里面说:“竹筒蜂的幼虫“竹蛆”,居住在竹子内,长期以来,被人类认为啃食竹笋为生,其实这是误会。它们只是住在竹筒内,啃噬下来的碎屑被当做了构建蜂房隔板的原料。至于食物,与其他蜜蜂一样,竹蜂会采集花粉和花蜜喂食后代,而且竹蜂是雨林中一些植物的重要传粉者。”
上面姑外婆烧的黄蜂和舅舅说的间窦蜂都是“马蜂”,黄蜂学名叫“胡蜂”,又名马蜂,或蚂蜂。胡蜂是一种飞翔迅速的昆虫,体形肥大,毒性大。见到了这种昆虫,千万不要去惹它,只要你被它蜇一下下,就会痛苦七天七夜。
我上大班时,有一次跑上楼顶去玩,玩着玩着,突然,我的火眼金睛发现了一个超大的蚂蜂窝,赶紧跑下楼去跟妈妈说了,一开始妈妈以为时假的,后面上去一看,死啰!真的是一个超大的蜂窝,马上去找梁伯伯把这个蜂窝给烧了,最后还有一只马蜂存活了下来。
我楼顶上的马蜂窝的惊魂没过多久,我又发现了我邻居“罗淇淇”家里的阳台又有一个马蜂窝,就像刚刚填完一个坑,又挖了另外一个更大的坑。可能是那次存活的马蜂是个母的,后来不断产卵,马蜂宝宝不断长大,成了一个新的蜂群,然后在罗淇淇家的阳台做了一个窝,也是叫梁伯伯烧掉的。马蜂惊魂接二连三地出现,好可怕呀。
马蜂非常毒,甚至可以蜇死人!李姆姆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以前她们学校有一个女同学,这个女同学非常爱看书。有一次活动课,女同学就坐在一棵树下看书,树上有一个马蜂窝,但是女同学不知道。有几个学校里的调皮鬼,就拿弹弓往马蜂窝那里射去,马蜂窝掉下来了,正好掉到那个女同学的旁边,马蜂连续蜇了那个女同学好几针,她马上晕了。调皮鬼们慌了,赶紧去告诉老师,女同学在去医院的路上就死了,调皮鬼害死人啊!
有一次,牛哥哥的爸爸(伯伯)在山庄里干活,不小心惊动了一窝马蜂。马蜂一直追着他,伯伯已经被蜇了三针了,跑到半路,伯伯养的一条狗绑在路边,看见了一大群马蜂,就在那里叫:“汪汪!汪!汪汪汪!”马蜂一听到动静就全部去蜇那条狗了,狗狗就活活被蜇死了。
蜜蜂你们都见过了吧!虽然它很小,是益虫,但是它蜇人也是很痛的!有一次,我和大姨妈二姨妈和两个表姐一起去葡萄园摘葡萄,我们发现,葡萄那里有很多蜜蜂在吸食葡萄的汁水。我们摘了些没有被蜜蜂咬过的葡萄来吃,吃完之后,妈妈要我们擦嘴,我和大苹果都不想擦,只有张芷容乖乖擦了,后面我被妈妈抓住了,只好乖乖擦嘴,就是大苹果没擦。
我一上车就发现有一只蜜蜂也跟上来了,它在大苹果位置的窗户那里躲着,有一个阿姨看到了,就拿大苹果的睡衣扇过去,蜜蜂不见影了。突然,大苹果惨叫一声“啊!”然后哭了。原来她被蜜蜂蜇了,蜜蜂就爬在她的腿上,那个阿姨连忙踩死了蜜蜂,这就是不洗脸的下场啊!幸好我洗了,不然我也要遭殃了。
我们家经常有黑黑黄黄、大大小小的马蜂闯进来,还有蜜蜂,和一些不是蜂类的小虫子也混进来,每次我都躲起来,叫爸爸去打死它们,每次都没有一只能从我爸的手掌心逃走。大家在暑假里,看见马蜂窝,千万千万不要去捅,会惹下大祸的,离马蜂越远越好。珍爱生命,远离马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