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为心点一盏灯》
岁月的脚步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不会为你踟蹰,只会在你的脸上留下风霜,疫情让我有度过了一个沉闷的春节,不能串亲访友,也不能去看一场心仪的电影。
在手机冲浪中消磨明媚的春光,一个自励的故事,让我偶遇了简书。在简书里,别人努力的模样惊醒了我,人生的梦想不在于拥有,而是要去努力追逐和拼搏。
每个少年的心里都住过梦想,伴着岁月的侵蚀,梦想被湮没在生活的欲望里。夜深人静的时候,生活的琐碎像杂草在心的荒原上疯长,我们很难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读书和写作被我自诩为爱好,可回首算算,自己认认真真度过几本书,又写过多少字,年少时曾想模仿太白的不羁狂放,也曾感叹子美的忧国忧民,以为自己也能妙笔生花,激扬文字。而今已入不惑之年,才惊觉,再不努力,梦想已苍苍。
故乡在太行山深深的褶皱里,得益于当乡村教师的父亲,儿时有更多机会接触文墨书香。父亲从学校带回的家的旧报纸和书籍杂志,使我养成了喜欢阅读的习惯。但父亲说小孩子别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闲心多了没法好好读书,我就偷偷的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或报纸藏起来。当父母不在时,自己就看个痛快,其中最喜欢看的是几本残破不全的《山西民间故事》杂志,里面的民间传说、历史小故事、幽默小段子,让我忍俊不禁,百看不厌。我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我坐在土堆上,他们围成半个圆圈儿,仰着头听我讲,有时我还添油加醋的乱讲一通,他们却听得津津有味,能讲故事让我成了小小孩子王,内心也播下写作的种子。
进入中学后,校园外的地摊上摆满了国内外名著,但大多是盗版书籍,纸张粗糙,错别字满纸飞,只有从本就可怜的生活费里抠下钱买来看,这种书是不敢带回家的,即使藏在课桌的最深处,也没逃脱被老师当成违禁品没收的命运。比我高两届的一位师兄,喜欢写诗,他的诗歌作品参赛获奖,他被师范大学破格录取了,这在当时是爆炸性新闻。受他的影响,自己也开始写一些朦胧的诗歌和小说,但始终没有勇气拿给别人看,更别说去发表了,这些青春的印记已被岁月磨平,无迹可寻了。
刚刚走进大学的校园,充满了欣喜和憧憬,各种社团各尽所能招兵买马,怀着文学梦的情愫,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学社。几年下来,只在社刊发表过几篇豆腐块文章,社团活动我都积极参加,为文学社搞活动拉经费,到校园饭店、书店、打印店拉赞助的过程中,在优秀的师兄带领下,锻炼了组织和交际能力,在文学社的日子里,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也给我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大的裨益。
步入工作岗位后,在摸爬滚打中成长,在工作上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公司的重用。在公司的平台内也曾发表过数篇诗歌和通讯报道,为自己的职场阅历增光添彩。
岁月流逝,与梦想渐行渐远,扼腕叹伤,与简书佳遇,让我重拾梦想,誓要奋笔疾书,书写沧桑,即便自己是一块瓦砾,要把打磨的明光锃亮。我要行动起来,细心呵护梦想的种子,让他茁壮成长为一棵大树,栉风沐雨而挺拔,在树梢添一抹星光,为心点一盏灯。
齐帆齐第2期28天 第(2)篇 124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