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本:[美]凯文.凯利著,周峰等译,必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
目的:了解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
方法:泛读
阅读笔记:
1变化:
变化是必然的,而生活中每一项显著变化的核心是某种科技。科技是人类的催化剂。以下这些方面的力量将会得到凸显: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以及开始。
形成是指形成新的东西,未来的归宿是“进托邦”。进托邦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变化的状态,是一种进程。这种改变是循序渐进,有时不会注意到它们正在形成。但要重视这种持续进行的进程。所有事物都在流动,而新的形式将会是旧事物的融合,这种融合与旧有的那些远远不同。
2知化:意为赋予对象认知能力。智能化。
把机敏的头脑置入普通事物之中才能带来真正的颠覆,人工智能思想的到来加速了所有颠覆性趋势的进程。知化是必然的。通过注入额外的智能,任何东西都可以变得新奇、不同和有趣。谷歌未来产品不再是搜索,而是人工智能。在本世纪结束前,人们从事的职业中有百分之七十可能会被自动化取代,机器人取代人工是必然的,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有四类:人类能从事但机器人表现更佳的工作;人类不能从事但机器人能从事的工作;人类想要从事却还不知道是什么的工作;只有人类能从事的工作。
人类和机器之间将形成一种共生关系。人类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给机器人安排任务,这本身就是一项永远做不完的工作,这就是未来我们还能保留的“工作”。未来的薪水高低将取决于能否和机器人默契配合。(人与机器人和谐相处,能安排和配合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自身服务。)
3流动:计算时代的第三阶段“信息流”(实时,反馈)
第一阶段借鉴自工业时代,第二阶段的数字时代引入了网络组织原则。第三个时期页码和浏览器远不如从前重要。最基本的单位是流和信息流。我们持续不断地监视网上的信息流。App也在更新流中不断改善,标签取代了链接,我们在信息流中标注、点赞、收藏不同的时刻。这样的信息流完全活在当下,没有过去和未来。因此,这一阶段是实时模式,所有事情必须流动起来。我们需要尽其所能来进行实时互动。
一旦某样事物变得免费,变得无所不在,那么它的经济地位就会突然反转。因此,当复制品大量存在时,它们就会变得没有价值,无法复制的东西反而会变得罕见而有价值。当复制品免费时,就要去销售那些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说信任,信任无法大规模生产,也无法购买,它必须通过时间积攒到。它不会被伪造,也无法伪造。信任是一种无形自唱,它在复制品泛滥的世界中具有的价值越来越高。(070)
免费是好事,但如果愿意为它们掏钱,那么这些价值就会比免费更好。这些特性称为“原生性”。原生价值必须是在交易时产生的特性或品质。人们无法复制、克隆、存储具有原生性事物,也无法仿制和伪造原生性。有8种“比免费更好”的原生性特征:
即时性,比如看首映。
个性化,比如经过特殊音效处理的唱片。个性化要求是创造者与消费者、艺术家与粉丝、生产者和用户之间的不断对话。它是一种典型的原生性,因为它可以交互,是一种对时间的消费。营销人员将这种情况称为“粘性”。
解释性,比如解释基因序列的说明书就会很贵。
可靠性,为可靠性付钱,比如软件是否可靠有缺陷。
获取权,对拥有的数字产品能够简单获取,而且不用再去维护,这就需要花钱去购买。(比如印象笔记)
实体化,数字复制品没有实体,但具有切真实体的音乐现场演出却是昂贵的。比如现场巡演,ted现场演讲,厨师表演等。
可赞助,专辑下载收费。
可寻性,是一种适用于许多产品的资产,比如《电视指南》。
流动的四个阶段:
固定、罕见;免费、无所不在;流动、分享以及开放、变化。四个流动的阶段适用于所有媒介。不成不变不再是唯一的选项了。正确的不稳定现在成了好事。
4屏读:屏幕之民。倾向于忽略书籍中的经典逻辑和对书本的崇敬。更喜欢像素间的动态流动。屏幕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充满其中的是无穷无尽的新闻素材等。真相并非来自权威,而是由受众自己一个碎片一个碎片实时拼接出来的。屏幕之民创造他们的内容,构建他们自己的真相。文化变得快速、流动和开放。屏幕可以解读在线的任何东西,而不是阅读。
一本网络化的书籍,是没有中心的,并且到处都是边缘。
5使用
减物质化,软件吃掉一切东西。从“拥有你所购买的”到“使用你所订阅的”的转变推翻了一些传统。订阅提供了一个有关更新、发布和版本的永不停歇的服务流程,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保持永久的联系。服务并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种不间断的关系。当一个消费者选择使用服务而非购买一个产品时,他或她会对其有更为强烈的认同。
托夫勒在1980年创造的新词“产销者”所意指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结合。作为新的产消费者,会被鼓舞着去发现漏洞并报告给公司。
按需使用的即时性。
去中心化。长距离即时通信的技术手段促成了这个去中心化的时代。从中心化的组织向更为扁平化的互联网世界转变的后果是,每一个事物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必须更快地流动起来,以保证整体在一起移动。现代文明的几乎每个方面都已经开始变得扁平化,除了其中一个方面—货币。而现在比特币就是一种完全去中心化、分布式的货币。
平台协同。平台是由一个企业创建的基地,使得其他企业可以在其基础上创建产品和服务。它既不是市场也不是企业,而是某种新的事物。
云端是我们灵魂的延伸。我们的自我的延伸。云端就是备份,我们生活的备份。
在未来30年里,减物质化、去中心化、即时性、平台协同和云端的发展将继续强势发展。
6共享分享是数字社会主义中最温和的表现形式。而当个体们为实现一个更大目标而共同工作时,群体层面的结果就会涌现出来。社区共享可以释放出惊人的力量。社区的集体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贡献者个人力量之和。
协作:有组织的协作所能取得的成果要超出临时的合作。
如今是观众为王的时代,在共享经济下谁支付创作者报酬呢?另一种新的共享技术,那就是众筹。共享技术使得愿意向艺术家或作者预付费用的单个粉丝的力量与其他类似的力量汇聚起来。
我们现在共享的还都是我们的成就。但是当我们将我们的失败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共享时,我们会学得更快,工作会做得更好。整个历史都是开放的。我们共享的不仅是最终的成品,还包括整个过程。在协同工作中越早开始共享,成功和收获就会越早到来。共享几乎从不间断,即便是沉默也将被共享。
7过滤 推荐型过滤器是主要的探索机制。个性化定制的出现。一个过滤器关注的是内容,更是人类的注意力。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是人类的注意力。我们会将珍贵的、稀缺的注意力投入到体验上。进行更多的过滤是必然的,因为我们在不停地制造新东西。而在我们将要制造的新东西中,首要的一点就是创造新的方式来过滤信息和个性化定制,以突显我们之间的差异。
8重混
专门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保罗.罗默认为真正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并非源于新资源的发现和利用,而是源于将已有的资源重新安排后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增长来源于重混。新的媒介形式越多,就越能将它们重混成更多可能的更新型媒介形式。
9互动
vr虚拟现实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而人在其中的感受是完全真实的。未来我们的身体就是密码,数字身份证就是自己。我们的互动方式将成为我们的密码。想要互动,就需要掌握技能、学会配合、多加体验,并加强学习。未来的技术发展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新型互动方式的发掘。在未来的30年里,任何无法实现密切互动的事物都将被当作“坏”掉的东西。
读后感:大概是奔着kk的名气,先生早早买了这本书,但迟迟未看,我于本周读完,颇有相见恨晚之意。真不愧是大师又一部未来学的力作。12个方面体现出大师对趋势的深刻洞察力。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未来的生活图景。一切都在快速的变化,快速的形成。也让我们对这些看似不太遥远有些甚至已成为现实的美好未来充满憧憬。想想不久的将来,智能化会全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再仅仅是和人打交道,还包括与机器人打交道。当机器人取代人类去做所有能做的事情之后,我们人类还会有工作吗?之前我们对此怀有深深的恐惧,觉得将来自己是不是失业了,但是,KK告诉我们,未来真正的生活是人类和机器人和谐共处,我们人类能做的事情就是指挥和配合机器人去工作,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如何让机器人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现在已然成为一个共享的时代,不仅要共享成功的经验,还要共享失败的教训,想想自己生活中无论成功失败都习惯于自己默默去经历,虽然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有提升的空间。协作也是共享的一个方面,单枪匹马的力量毕竟十分有限。现在的科研要想有突破,大概也需要想办法与他人协作吧。
不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更蕴含着众多的商业机会。平台建设、各种资源的重混、个性化定制催生了一个个新的商机。“产销者”时代的到来也使得当下成为一个更好的时代,机会有很多,只是不禁要问自己,做好准备了吗?又该做哪些准备?
——————————————————————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52-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52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