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是《论语·泰伯篇》第十三章。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我的理解:一个人只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并保持良好的品性,不管外部环境怎样,都能过得心安理得。万不可为了贪图富贵而失去了自己做人的原则或者违背规律,当人们为了一己私利而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例如乱砍乱伐,这就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最后会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惩罚,如山体滑坡。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当然,人与人也应当和谐相处。不可做损人利己之事。
言语意旨:做人要有自己的信念,要坚持学习,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并保持一颗善良正义的心。危险的国家不要去,混乱的国家不宜居住。在坚守自己原则的前提下,如果国有道就努力奋斗,既能为国为民做事,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如果国无道,就隐居,不可为了贪图富贵而违背自己的原则。
知行合一:都说,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有时候很庆幸自己成为了一名教师,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不配作为一名教师。为何庆幸?因为在工作中,既可以从我们天真无邪、真诚可爱的孩子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也可以从学校教师的身上学习她们的优点。为何又觉得自己不配?是因为有时候工作上需要学习一些东西或者技能时,并没有做到带着欢喜心去学习,并不是内心真正喜欢,而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性,有时还会因为其它事情而带着负面的情绪去学习。每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就会为自己感到羞愧。现在正在尝试着转变心态,每当需要时间去学习什么东西之前,会先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告诉自己享受这个过程,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去探索。目前还在实践阶段,自己还没有完全做到“好学”,还需要继续努力,继续修心!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一章的理解,不当指出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