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知易行难”,道理都懂啊,然而臣妾做不到啊……有的人会说,如果做不到,那是因为想得不够明白。那么问题来了,到什么程度才算“想得足够明白了”?
关于“做某件事”的思考是分很多角度的,就好像是走一段路,要考虑往哪个方向走啊,用什么交通工具啊,要走多久啊,时间之外还有哪些成本啊,一起走路的人有没有啊……其中前两个问题是最重要的,往哪里走&用什么方法/工具。方法/工具是较为简单的问题,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勤奋,一次一次尝试,最终会明白该怎么做最好。而往哪里走,这是个较为难的问题,它难到连问题本身都很难被充分描述出来,姑且试着讨论一下。
走一段路往哪里走,对应做一件事的感觉就是:做之前心里就明白自己在过程中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这好像是一个信息中间层,在它之上是我们所接受的“正确的应该”,在它之下是具体的工具、方法。中间这一层的内容是,心里明白正确的理念们该如何运用在具体的事件中,而且中间层并不涉及任何具体执行的内容,没有流程没有工具。
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坎坷,论道理,我懂啊,无非是心态放平、积累自己、无愧于心;论方法,我也懂啊,文档管理、项目安排、各方关系的对接等等。可就是做不到,道理很明白,工具随便用,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做起事情来索然无味,不敢投入。
直到遇见《中庸》这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唉呀妈呀,这是拍大腿级别的恍然大明白啊~
这些罗里吧嗦的排比应用案例,让我瞬间明白,在当前的事件中符合道理的言行应该是怎样的。说来也简单,工作该咋干就咋干,道理还是之前我谙熟的道理,工具还是之前我已经在用的工具,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心里明白自己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怎样的状态,分寸尺度的拿捏在什么程度,使多大的劲儿合适等。明白之后的一言一行,真真称得上是“有底气”。
心念一转,天地无限。
世事纷繁,素心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