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看鬼老七的文章,里面有个小故事,说的是有个老唐,是技术员出身的行长。他说他有写文章的想法,希望把很多东西都写下来,不是给别人看,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看。因为中国人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数理化逻辑(当然,看完《欢乐颂》发现还是有很多逻辑白痴),或者教你如何努力、如何奋斗的,却独独没有教过你如何处理情绪、如何面对挫折……学校不教,父母也经常忽略。
嘿,这真是。
现在的家长基本都摒弃了“棒棍底下出人才”的老思维,更加注重对孩子进行“鼓励”。没错,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我们希望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敢于尝试、勇于面对失败的人,也就是建立健康的自我价值感。
可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你的“鼓励”很可能是无效的。
1、过度赞扬。“哇,你太棒啦!”、“你真厉害!”、“我太为你高兴了”…父母们似乎总是在不停的这样告诉孩子。这种没有针对性的赞扬,在当下可能会给孩子短暂的激励,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赞扬可能会使孩子依赖于别人对他的看法。
2、过度保护。“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外面很危险”…作为家长总是有很多正当的理由担忧孩子,可每个人有镜像神经元,如果你认为世界是可怕的、尝试是危险的,那么孩子很可能也会这么认为,并会逃避新体验,畏缩在自己的小世界。
3、称赞孩子聪明。我们的思维模式有两种:成长型思维模式关注于可控 因素,即努力、准备等;僵固行思维模式关注于不可控因素,如天赋。《看见成长的自己》的作者对称赞孩子聪明做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因诸如聪明之类的特点奖励一个孩子,会造成“僵固”思维,严重削弱孩子处理挑战的能力。因为他们一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归因为自己很笨。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有效的鼓励孩子呢?
1、最重要的是要无条件接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不要比较,也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女孩子都喜欢洋娃娃等这样的念头不要出现,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
2、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提供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每个孩子的内心里都有一个跃跃欲试的小人,唯有在接受挑战后成功,才能知道“我能行”。发现那些能让他热情洋溢的事情,然后提供条件给他尝试,强化她的内在动机。女儿喜欢做画画和做手工,我提供各种画笔、场所让她画,并和她一起剪纸,不断的鼓励她“哇,你的剪刀越用越好了呢,你看都可以剪出一个三角形了”。
也可以提供他帮忙的机会,并让他承担力所能及的小责任。比如帮忙洗菜、摆盘等。
3、将鼓励具体化,关注努力的经过,而非成果。
我们对比一下:“你真棒”和“你今天开始收拾玩具了,真棒”两句话的区别。没错,第一句关注的是“你”这个人,第二句关注的是“你收拾玩具”这件事。我们不能只称赞孩子,容易使孩子依赖别人的评价(再说这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称赞只能说明你是个懒父母)。
4、黄金法则。黄金之所以贵重是因为稀缺,同理,如果我们为孩子的每一件小事喝彩的话,他们就容易对陈赞不敏感,甚至不耐烦。所以,我们对那些他已经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收起泛滥的赞美,只鼓励那些略有挑战而成功的事。
5、错误是有趣的学习机会。我们总是会犯错,作为人,都是如此。不要因此而职责孩子,这样会让他们背上“精神包袱”而害怕、逃避尝试新事物。通过启发式提问(用什么、怎么样、哪里等针对事实来启发孩子思考)来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也是鼓励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