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三边政策”指导丹江口水利枢纽施工
毋庸置疑,丹江口水利枢纽是特定历史时期兴建的巨型工程,乃“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政策指导下,中国人创造的奇迹。尽管初期“人海战术”施工手段简陋,遭遇困难中途被迫停工,但终究是在“非常时期”自力更生兴建并安全运行至今的中华水利之最,怎么褒奖都不为过。
泱泱华夏,治水犹如治国。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政府就有计划、有步骤的在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开展了盛况空前的群众性治水运动。
鉴于丹江口水利枢纽,对治理开发汉江和实现“南水北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58年3月25日,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批准兴建该工程,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成都会议后,湖北省、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积极进行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958年6月12日,丹江口工程委员会和丹江口工程局在武汉成立。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任主任,长办主任林一山、河南省副省长彭笑千任副主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党委书记任仕舜任局长。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10万建设大军陆续来到工地。
为适应高速度施工和大兵团人海战术的需要,做到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10月31日,丹江口工程局更名为丹江口水利工程总指挥部。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任政委,省长张体学任总指挥长。总指挥部下设政治部、器材运输司令部、后勤司令部及左翼、右翼两个兵团,按师、团、营、连等军事化建制管理。
左翼兵团下辖3个师,右翼兵团下辖4个师,共有39个团、141个营、510个连,施工队伍达87000余人,时称10万大军。
1960~1961年,随着进场机械设备不断增多,工地进入土洋并举的半机械化施工阶段。
由于国家压缩基本建设,工程总指挥部于1961年7~8月对施工队伍进行精简,固定职工为14592人,临时职工15292人。
同年8月28日,丹江口水利工程总指挥部更名为水利电力部汉江丹江口工程局,任命周发田为局长,隶属于水利电力部,受水利电力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
由于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了工程质量,丹江口大坝主体工程混凝土坝体出现了贯穿性裂缝的重大质量事故。
1962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丹江口主体工程停止施工,集中力量处理质量事故问题。在停工期间,工程局对施工人员进行精简整训,到1962年底,工地上的施工人员减至13000人。
恢复施工,步入机械化作业“革委会”管理阶段
1964年12月7日,国务院下达关于丹江口水库续建规模的批示,同意工程按照防洪结合发电方案进行设计与施工。12月16日,主体工程正式恢复混凝土浇筑,开始进入机械化施工阶段。1965年4月,工程局下辖厂(队)14个、处室23个、职工12905人。
1966年5月,“文化*革命”开始,丹江口工程局领导班子受到“群众组织”的冲击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1967年3月,人民解放军郧阳军分区“支左”部队进驻工地,成立了丹江口工程局抓革命促生产临时革命委员会,郧阳军分区副参谋长刘一飞任主任。3月24日成立丹江口电站筹备处。同年1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顺利下闸蓄水,开始发挥效益。
1968年2月,成立了水利电力部汉江丹江口工程局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会”),实行“一元化”领导,党政一切权利都归革委会。军代表王金昌任革委会主任。
1969年4月,汉江支流堵河上的黄龙滩水电站破土动工。丹江口工程局组建了黄龙滩工程(又称一○一工程)指挥部,抽调大批干部和工人参加工程建设。
1969年12月18日,为了备战备荒的需要,将水利电力部汉江丹江口工程局改为水利电力部第十工程局,任命公兴厚为局长。
1970年7月,丹江口大坝全线达到设计高程162米,工程基本完工。此时,水电部、湖北省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决定兴建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同时恢复南河大坝的建设。10月7日,第十工程局成立了二○一指挥部(即葛洲坝工程指挥部)和三○一指挥部(南河工程指挥部)。这一年提出的口号是:“确保黄龙工程,带好南河,作好丹江口扫尾,主力开往葛洲坝”。
从1971年12月开始,第十工程局陆续抽调干部和工人参加葛洲坝工程(又称三三○工程)建设。第一批共有9220人,至1974年3月,共调去12547人。据1972年4月统计,第十工程局共有职工16535人,其中丹江口工地8556人,黄龙滩工地7779人,南河工地63人。
1973年9月,丹江口电厂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同年11月,升船机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引水灌溉渠首也先后完工。至此,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面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