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抚今追昔,风霜雪路,诗人们的除夕

      唐德宗贞元年间的一个除夕夜,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一个叫“石头驿”的驿站里,戴叔伦蜷缩在被子里,江上的风飕飕的,他不时打个寒战。

      他的行程是从抚州(今江西抚州)取道长江东归故里金坛(现属江苏),但路上并不顺利,没能赶在除夕前回到家里,心下苦楚。他的诗《除夜宿石头驿》,描绘了当时的心境: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

          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

          明日又逢春。

      除夕夜本该和家人团聚,但自己却远离家乡亲人,独宿在江边驿站,不禁悲从中来。

      戴叔伦是唐朝中期诗人,他不是沦落天涯的游子,而是有权有势的官员——抚州刺史。

      在古代,为官或求职,很多人都奔波在路上,即使是除夕夜也不一定能归家,很多人都有和戴叔伦相似的经历。

          除夕之苦有谁知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就是一年去除了的意思。除夕,指的是这一天的晚上,民间也叫“除夕夜”“大年夜”“除夜”等。除,是“去除”的意思;夕,指夜晚。

      除夕与清明节、重阳节一样,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家人团聚是除夕最重要的事,不管你一年中身在何方,除夕必须赶回家,与家人一起祭祖、一起迎接新年。如果作为一家之主,除夕还在外边奔波,心里该多酸楚啊。除夕又是年底,往往伴着凄风寒雪,心境更坏。所以,戴叔伦的诗并没有夸张。

      仅唐朝,孟浩然、高适、白居易、崔涂等诗人都写过除夕不能归家团聚的诗,这些诗是唐诗里独特的风景。

      著名诗人高适,早年间仕途不顺利,有一年除夕,他也困在驿站里,写下了《除夕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人在旅途,虽是除夕,也只能投宿客栈。面对孤灯,想起家人和故乡、想起自己又长了一岁但功业未就,心情的凄凉可想而知。

      晚唐诗人来鹄(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的《除夜》,写回家团圆的愿望化为泡影,深挚沉郁:

        事关休戚已成空,

        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

        又将憔悴见春风。

      28个字,把跨越千山万水的思念、因愁苦而容颜憔悴的现状写得淋漓尽致。

      晚唐诗人崔涂是写羁旅愁、离别恨的高手。他终生飘泊,诗歌格调苍凉。有一年除夕夜,他奔波在巴山蜀道上,有感,写了首《巴山道中除夜书怀》,没想到广为流传:

        迢递三巴路,

        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

        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

        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

        明日岁华新。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两句,很具体地描绘异乡除夕夜的凄凉,气象阔大。清朝人贺裳在《载酒园诗话》里评价:“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

      比起高适、崔涂,文天祥的处境糟糕多了。 

      1278年,南宋灭亡前一年,文天祥兵败被俘。后来,他被押解到元大都囚禁。1281年,文天祥写了《除夜》一诗,表现在狱中度除夕时的心境:国家已亡,自己的生命也危在旦夕。即便如此,但其诗依然正气逼人。

        乾坤空落落,

        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

        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

        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

        挑灯夜未央。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一年里最伤怀的事往往这时会提起。比之逝去的倩影,除夕不能团聚简直就算不得什么了。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七月,元稹的夫人韦丛病逝,当时元稹还不在家。

      元稹是与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他家境贫寒但很有才,得到当朝高官韦夏卿的赏识,24岁时取了韦夏卿的小女儿韦丛。韦丛从大贵之家嫁入贫寒之家,但对清苦生活处之泰然,任劳任怨。可是仅仅7年,韦丛就病故了。这一年的除夕,元稹写了《除夜》一诗: 

        忆昔岁除夜,

        见君花烛前。

        今宵祝文上,

        重叠叙新年。

        闲处低声哭,

        空堂背月眠。

        伤心小儿女,

        撩乱火堆边。

      诗人回忆往年除夕,妻子还在身边,而今只能“空堂背月眠”,伤心之极。

      元稹后来写了不少诗怀念韦丛,其中最有名的句子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守岁心境各不同

      自古以来,除夕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

      除夕诗记录了年俗,其中就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在桃符板上写迎春联语的习俗,始于五代后蜀,后来改在纸上写,最后演变成今天的春联。这首诗正是这种风俗的生动记载。

      伴着这些年俗,想着忙忙碌碌又一年,人们自然会发感慨,很多古人就会写诗来表达这种种心情。

      守岁是除夕最重要的习俗,是辞旧迎新的仪式。大家夜深不眠,以待天明,从而把岁末与岁首连接起来。

      守岁的诗,心态各不同。

      初唐诗人杜审言的《除夜有怀》,为我们描述了通宵不寐的守岁:     

        故节当歌守,

        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

        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

        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

        更谒九重城。

      诗里描写了把烛迎新、游戏射的守夜情景,极尽欢乐。

      比起爷爷杜审言,杜甫的心境就差多了。有一年除夕,杜甫似乎拗不过盛情,到亲友家守岁。想起一年来的困顿,他的心情很不爽,于是就有了这首《杜位宅守岁》:

        守岁阿戎家,

        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

        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

        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

        烂醉是生涯。

      这位叫杜位的人是杜甫的同族兄弟,贵为当朝宰相李林甫的女婿。阿戎,晋宋间,人多呼弟为“阿戎”。椒盘,旧时风俗,元日以盘盛花椒,喝酒时放进去。盍簪(hé zān ),指朋友聚会,盍,合的意思。列炬,排列着烛火。枥马,关在马棚里的马。

      这首诗用白话讲就是:除夕来到兄弟家守岁,喝着掺了花椒的酒。大家围坐一堂,马匹在马厩里发出喧杂的声响,排列的蜡烛惊散了林子里的乌鸦。到了明天,我就四十岁了,虽然也正当年,但剩下的日子已如垂垂的夕阳。谁还想受拘束呢?干脆就在痛饮中度过余生吧。

      尽管族弟情殷意切,但杜甫心情仍很压抑,眼见自己年龄一岁岁见长,而命运依然坎坷,这种愁绪无法排遣,只好借酒浇愁。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除夕,杜甫已40岁,却仍滞留长安城,没有一官半职,心情之差可想而知。

      南宋大词家吴文英似乎比杜甫还惨。某年除夕,吴文英为生活所迫,感慨万端,赋词《思佳客·癸卯除夜》:

        自唱新词送岁华,

        鬓丝添得老生涯。

        十年旧梦无寻处,

        几度新春不在家。

        衣懒换,酒难赊。

        可怜此夕看梅花。

        隔年昨夜青灯在,

      无限妆楼尽醉哗。

      这首词的上阙说自己年华消逝,羁旅在外,长年无法归家。下阙感叹贫困潦倒,抒发寂寞失意的孤苦之情:没钱买新衣服,索兴连旧衣也懒得换洗,酒也赊不来了,只好折来梅枝以赏花度过除夕。除夕夜尽,大年初一的清晨,面对隔年孤灯,外面处处高楼,酒醉后人们的喧哗声似乎还在飘荡。

      吴文英词写得极佳,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孝臧 编辑《宋词三百首》,收入吴文英的词作25首,在两宋词人里最多。但吴文英除了在苏州当过几年幕僚外,一生未仕,生活穷困潦倒,最后竟“困踬而死”,(困踬,指受挫,颠沛窘迫)。

          回首蹉跎,或悲或喜

      除夕与元日(大年初一)虽然紧挨着,但元日是开始,除夕是结束,所以有质的区别。

      元日,新的一年开始,万象更新,人们心情大好。流传最广的新年诗当属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则不同,它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一到年终岁末,人们总爱回顾,岁月蹉跎,一事无成,而年龄又长了一岁,生命则短了一年,于是引发诗人的惆怅与牢骚。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除夕,白居易写诗《除夜寄微之》:

        鬓毛不觉白毵毵,

        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

        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

        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

        明年半百又加三。

      当时白居易年过半百,“一事无成”也就罢了,还不能与家人团圆,牢骚满腹。其实,他刚由朝堂上的中书舍人转任杭州的一把手(刺史),他的好友元稹任越州刺史。在地方当长官,尤其是杭州这种好地方,相当不错了,但对他们这些总想干大事的书生来说,也算“一事无成”吧。       

      除夕的诗也不都是悲苦的,咱们还说白居易。他在自己59岁那年的除夕写的《除夜》就很乐观:

        病眼少眠非守岁,

        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

        便是平头六十人。

      60岁那年的除夕,白居易又写了《七年元日》: 

        众老忧添岁,

        吾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

        屈指几多人?

      他说:很多人因岁数增加而忧愁,我虽已衰老但却高高兴兴步入新春。我明天就进入生命的第七个十年了,屈指算算,有几个人能做到呢?真是乐观,豁达!

      当然,这种乐观与他的境遇不无关系。白居易晚年在京城任高官(秘书监、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穿紫色朝服(紫色是三品以上官员才穿),还封了侯,早不是当年的困顿时光了。

          冬天已尽,春天不远

      除夕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毕竟,除夕过后,春天跟着就来了。

      唐代诗人史青有《除夕》诗,语言很通俗,但真情感人:

        今岁今宵尽,

        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

        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

        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

        已著后园梅。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除夕》也是如此:

        莫嫌寒漏尽,

        春色应来早。

        风开玉砌梅,

        熏歇金炉草。

        稚齿喜成人,

        白头嗟更老。

        年华日夜催,

        清镜宁长好。

      “把节日写成诗”是古代诗人的传统。在中国传统节日诗里,写除夕、上元、清明、中秋、重阳的特别多,蔚为大观,短短一篇文章无法展现。

      我们以清朝文学家、史学家赵翼乐观向上的小诗《除夕》来结束这篇文章:

        烛影摇红焰尚明,

        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

        要听雄鸡第一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657评论 6 50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889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057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0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6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43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5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2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61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3 33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0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21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20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38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7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25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43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