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读书的时候,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时候大家都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定要数理化好,以后掌握一门技术,那就生活无忧了。光会耍笔杆子,很容易饿死的啊。
所以叔叔曾经把他用过的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送给我,希望我可以跟他一样考个理工类的专业,可惜的是我对这个实在一窍不通,这套书虽然摆在我的书架上,却是从来没有动过。直到考上大学后回来,我发现这套书不见踪影了,于是问我妈书到哪去了,她说反正你都不看,干脆就卖废品了。
我的那个汗啊,虽然我不懂,可是这书摆孔夫子旧书网一卖,也是一套珍品啊……
扯远了扯远了。其实一开始我对数学并没有那么的厌烦,上小学那会语文数学的成绩差得并不远。后来为啥会对数学产生敬而远之的情绪,大概是从被挑选参加所谓的“尖子竞赛”开始的吧。说来也很好玩,我这一代人基本上成为了教育制度改革尝试的先行者,当年读小学有六年制的普通班,也有五年制的“实验班”。五年制的同学当然成绩要好一些,万一考重点初中没考上还可以再读一次六年级,所以当时不少家长都想尽办法把孩子弄到实验班去。
我之所以没去实验班,是因为我从市区转学回来的,完全没了解这回事……
不过,虽然在普通的六年制,我的成绩还是可以的,于是从二年级开始就被挑选去参加“尖子竞赛”,语文数学都有,回想起来,当时的语文竞赛无非就是比课本更深一点的阅读和作文,这对我来说真的毫无压力(我一年级已经躲在厕所把《水浒传》看完了,后果就是鼻梁上那副厚厚的眼镜),而数学基本就是后来的奥数题,什么“鸡兔同笼”啊,什么一边水池进水一边水池放水问多久才能放满水池啊,什么一个人先出发另一个人要多久才能追上啊,相信这些经典题目,都是不少人童年珍贵的回忆。
对于我来说,开始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可能就是这个阶段。一开始这些问题还可以考死劲算出来,到了四五年级越来越注重解题的技巧时,我真的是“老鼠拉龟,无从下口”。那时候小镇上又没有什么辅导班,每次都是竞赛前老师组织参加的同学突击一下,发个试卷做一做,讲解完就直接上考场。所以语文考试得心应手,数学考试就无从下手,到最后变成自己写了一大堆都不知道写啥,期盼老师给我点同情分就完事。
所以后来,老师基本上都不会安排我去参加竞赛,哪怕语文成绩很好,数学那二三十分实在是拿不出手。这对于我来说真是极其愤愤不平:为什么要把鸡和兔子放在一个笼子里,你不好数就不能分开放吗?为什么要一边进水一边放水,你这不是吃饱了撑着吗?为什么不能等齐人再一起出发,非要先走后走来算追赶的时间?!
我怀疑我的批判精神,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培养的。
事情的结果,就是我对数理化充满了畏惧心理,以致于文理分科的时候,别人还在犹豫不决,我却是如同迎来了解放一样的轻松。不过事情还没完,考上中大后的第一个学期,我们的课程表里居然有高等数学!
你能想象一群学历史的人要去学高数的痛苦吗?
也许学校也知道这样的教学改革是有争议的,所以派了一位数学系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来给我们这群本科生上文科高数。老先生很认真,每周从广州乘车到珠海给我们上两节课,每一道题目都教导我们该如何推理演算,不懂的话就再来一遍。看着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我真有一种愧疚感,所以上课从来都是认认真真做好笔记,不敢缺席不敢逃课。
然而,我还是不会。真的不会。
老先生大概也知道要我这种数学白痴考高数真的比神舟上天还难,所以后来期末考试破天荒地宣布:开卷考试!
考数学可以翻课本找公式找例题,恐怕也是校史上前无古人的事情。
当然为了能够不被挂科,我还特意坐在班上数学最好的两位同学中间,希望沾沾仙气,保佑我顺利过关。到了考试的时候,老先生那目光相当的复杂,恐怕在他执教生涯里,也从来没有过开卷考高数的先例。
谢天谢地谢人,我最后还是过了,88分。那真是我大学里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分数。不过也从那时开始,我对数学真的是希望山水不再相逢。
二
然而,苍天有轮回,奥数放过谁。虽然我不用参加奥数考试了,可是我还是要负起家长的责任,辅导我女儿学奥数。
你能明白那种被七八岁小孩“鄙视”的感受吗?每次老师发了试卷下来让她做,然后她问我该怎么解答而我又不会的时候,她总是很不解地说:“你不是大学副教授吗,怎么连小学生的题目都不懂?”
幸好她妈妈数学好,否则我真得自己先去上个奥数辅导班。
有意思的是,有些名教授的看法和我是差不多的。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曾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他笑言自己的女儿上了几次奥数就被他喊停了。“她问我的题目我都做不出来。”王殿军说,不是因为题目难,而是奥数班解题的方法是“不正常”的。在他看来,良好的科学教育不是要教给学生千奇百怪的解题方法,这反而会让学生们“思维走歪了、兴趣学没了”。从定位上,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解决未来全民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提升的问题。他说,科学教育要真正做好,必须做到内容丰富、有层次,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全科开考,可以引入平均成绩点数(GPA)的方法。同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改变升学方式,让学生的所有时间都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时间。
一边是教育者对基础教育方向和路径的思考和呼吁,另一边却是家长不假思索的安排和投入。近年来有个“学X思”的辅导机构迅速在各大城市走红,学位比省一级小学的学位还火,工作人员的态度也是极为牛气的:不怕你不来,后面家长一排排。从这些辅导机构的思路来看,无非就是提前教育、题海战术,小孩通过大量刷题来熟练考试的套路,进而获得高分进名校。家长不在意孩子到底是否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只要成绩好了一切都好说。我身边有朋友,整个暑假给自己读四年级的小孩安排得满满的,其中去辅导机构就占了一半的时间,他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没给小孩排满时间学习就是浪费时间。”
我也带女儿去“学X思”做过测试,进去真是大开眼界:刚刚幼儿园大班毕业还没上小学的孩子,估计连字都还没写得工整就被家长带来考试。我再一看墙上挂着的这些老师的简历,都是本省排名前五之后的大学毕业生,于是我就怒了:哥好歹也是个985高校的博士,难道连自己的孩子还教不好?
但是,事情远远没有发怒这么简单的。家长们挤破脑袋送孩子上名校上辅导机构,折射出的,一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是这个时代我们对竞争压力的忧虑和对前景的焦虑。还有就是我们都经历过父母把未曾实现的愿望投放在我们身上的压力,如今这种压力不仅没有消减,我们反而变本加厉地施加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我小时候能学个钢琴已经是素质教育的顶点,如今懂钢琴只是最基本的个人素质,钢琴之外还要多精通一种乐器才是高水平的代表。
所以到了最后,我们可能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在于:我们到底需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我们有了这么多的奥数冠军、有了这么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有了这么多的出国留学生,我们在核心竞争力上依然与世界先进水平有明显的差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鼎鼎有名,可真正在少年班走出著名科学家的比率有多高,大家也是可以查查看的。从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来看,为什么很多高中学霸到了大学后反而无心向学得过且多,恐怕都要在我们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里去寻找答案的。
美国学生的数学水平向来被人诟病和嘲笑,可为什么美国能够在百年以来始终保持世界科技的领军地位?也许我们需要反省的是,学习不仅是一个传承知识进行思维游戏的一个过程,在这里面对于想象力、创造力、个人美德和团队配合的培养,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像日本的小学生,在假期学校布置的作业多为“自由研究”,自己选择题目,然后组成团队上网找材料、找人采访,最后写成小论文的形式上交。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不仅仅是学习具体的知识,还能够和朋友一起合作,一起探索用新科技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一起学习如何与陌生人沟通和进行访谈,这些能力,恐怕比单纯学习奥数、拼分数拼入学资格来得重要得多。
奥数决不是一无是处的,通过奥数题目去感受数学的美和解题思路的精妙,应该是最初设计者的本意。我同事的女儿小时候曾经学了很长时间的奥数,后来到了伦敦政经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德意志银行工作,数理逻辑的感觉非常出色,她自己坦言就是奥数训练带来的正面影响。但如果把奥数成绩与选拔入学挂钩,恐怕就会本末倒置,而带来对学生无形的额外负担,对于我们需要更多灵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未必是有利的。获得菲尔茨奖(该奖素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曾明言:“做奥数竞赛绝对成就不了数学大国。数学其实是做研究,而奥数却只是做题目。奥数金奖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而不是研究的能力。研究的根本是自己找问题,而奥数训练的不是这个。只知道去做别人的题目,而不知道去做自己的题目。有些地方将学生聚在一起。进行专门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获了奖又怎么样,……(我)教过好几个得过奥数金奖的中国留学生,这些学生的学问太狭窄,对考试有能力,对思想没能力,最后连毕业都困难。”
如果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而只能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以某些额外的选拔条件作为享受优质资源的资格(也许主管部门明令禁止,但不少学校为了优秀生源也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终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家对不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却趋之若鹜,因为财产或社会分层而带来的教育差别对待进一步带来分化和固化的问题,而重要的是,最终我们需要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而这样的目标和我们的教育方式又是否匹配呢?
这恐怕是个颇难权衡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有着标准答案的问题。不过我觉得,当家长要求孩子去上辅导班去学奥数学各种技能时,可以想想自己当年有没有过类似的痛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郎朗当年被他爸爸拿藤条逼着练七八个小时的钢琴,可我们每个孩子,又是否需要都成为郎朗那样的钢琴大家呢?
对于我来说,可能也是一个痛苦的反思过程。但至少我希望我的女儿不会像我那样,在考上大学之后依然经常做因为数学不及格而没考上大学的噩梦。那种半夜醒来在质疑自己是不是上了一个假大学的痛苦曾经伴随了我整个本科生涯,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更希望她怀着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去和别人交流接触,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去感受数学蕴涵的美,而不是把自己的童年都耗费在那片强迫的题海之中。
毕竟,人生虽然漫漫却又短暂,有些时候,我们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更美好的事物和回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