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姑姑家弟弟和叔叔家弟弟都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考试,前些天考试分数出来了,后来国家线也出来了。姑姑家表弟二次败北,叔叔家弟弟二次进面。
姑姑家的表弟明显运气不好,两次考试都因英语离国家线只差一分,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了,但是他的专业课成绩却很高,总分已经远远高于报考学校的分数线。
第一年考研成绩出来后,知道自己读研无望,表弟下决心二战。姑姑姑父都支持,一方面觉得孩子年龄还小,有上进心多读几年书是好事,家里也有能力供养,另一方面觉得表弟自然条件不太好,个子不高,长的不好看,学历越高找到好工作的机会就更大。
记着去年表弟大学毕业都没回家,直接在学校附近租房复习,那时候他还做了改专业的决定,从中文转到历史。从下定决心开始,他有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学习新的学科。
表弟学习一直很刻苦,高中时他是走读生,高三时每晚从学校回到家都十点了,他还坚持学习到一两点,早上准时起床上学。姑姑说那年都怕他学魔怔了,考上个学校就让他赶紧走。
这两次考研,表弟所用力气也不小,只是,有些事就算竭尽全力也未必有所要的结果。所以当表弟说:姐,我挺羡慕你的,你当时考研找工作都是一次通过,真的很幸运。我为他错失机会惋惜,又回想起自己当时的状况,表弟所说的幸运一部分有机遇的存在,很大部分在于心态。
当然我也有过失败,只是这失败的阴影在后来的成功面前变得不是太过惹眼。高考那年成绩出来,离一本线差五分,总觉得这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可当成绩单就摆在眼前,模拟考那些六百多分的辉煌已成为过去。
后来,我上了一所比较好的师范大学,把教师当做未来职业。大学里我仍旧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不逃课,早起上自习,泡图书馆,周末睡懒觉的时候也比较少。以为就这样到毕业就万事大吉了,对于未来并没有太多规划,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大三下学期快结束时,觉得自己可以尝试下考研,去遥远陌生的城市,经历不一样的生活,就选择了一所离家很远的学校。报了暑期辅导班,学习英语、政治。那时候抱着试试就好的心态学习,压力不大,因为我们宿舍没人一起考研,只能自己上自习,一般都在图书馆泡上一天,等快十点时回宿舍。睡前还见缝插针的看会自己喜欢的小说。就这样,差不多熬过了三个多月的全面备战就迎来了考试。
过完年,初试成绩出来了,进了面试,找报考学校的学长了解复试情况。面试时,在导师面前毫不怯场的展示了自己比较烂的英语口语,还好导师并未嫌弃,收留了我。提醒一下要面试的同学,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要体现尊敬又不能过分谦卑,适度表达敬仰之情又不能显得太阿谀逢迎。
研究生的时光一晃而逝,毕竟年龄增大,对未来有些许考量和担忧了。既然打定主意不再继续读下去,连本校的硕博连读都没申请。要找工作时才晓得985、211的重要性,才庆幸当时并未考虑这些的我竟然误打误撞的选择并考上了985。
过完研二的暑假就要找工作了,暑假里我找了个写采访稿的兼职,正跟着主编去外地采访,接到家里电话说省考开始了,我可以报名试试。
反正暑假总要回家一趟,试试也可以。所以八月初就回了家报名,然后在家里复习,等着九月份的考试。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因为一直认为会当老师,从没留意公务员考试。一切都是从空白开始,买资料,列计划,每天在家里像学校一样,按时学习,偶尔放风。每天都有收获,等我把考试的知识点看了一遍,每年的考题做了一遍,模拟卷也做的差不多的时候,考试开始了。
等考完试,我就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想着再参加合适的招聘。十月底成绩出来时我查询了成绩,知道排名第三,与第一名差1分,并没有太过高兴,纠结着要不要千里迢迢回家参加胜算不是太大的面试。十一月初,我在学校参加了一所中学的招聘,让我第二天去签协议。恰恰是同一天我接到了省考进面的电话,当时就决定先放弃中学回家面试。从此,我与教师无缘了。
得知进面试时候心情起伏并不是太大,不如我工作两年后参加中央遴选进面试的心情那样激烈。可能是我本身对省考没有报太大希望,也并未想象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在某些人眼里是多么幸运。我回到老家,领了确认面试通知单,离考试还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因为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也不愿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失败。除了家人,知道我进面试的人不多,因此也并无可以学习请教的人,每天在家里自己看书练习,把妈妈拉来作陪练,当考官。
现在还记得面试的那天,五点多到了考场,等点名分好队就在侯考大教室里等了。我是我们那队的6号,上午就轮到了,现在还记着11月底,自己从被喊号到进考场室的那段路,穿着羽绒服,手心汗津津的,有些紧张了,到了门口脱掉外套,心一横进了教室。坐在自己面前的是7位考官,都看着刚进门的自己。我按照提前了解到的打了招呼问了好,然后按主考官提示开始答题,不到二十分钟五道题回答完毕。答题过程中,可能确实还有点紧张,想说的话并没有陈述好,还有自己审题列提纲是漏掉的条目,稍有遗憾。
上午考完还不能离开考场,怕有人透漏题,又被集中到另一个大教室,都是考完等成绩的同学,所以氛围就稍显活跃了。在与别人的聊天中,我发现好多人都报了面试辅导班,有的甚至花了一万多报了保过班。心里的紧张感竟然超过了考前,不禁为自己捏了把汗,听别人说培训多么严酷,了解周围存在那么多大神,我这样自学来面试的还有活路么?
下午整组考试完毕,主考宣布成绩,我的成绩并不太突出,在组里近二十人中属于上中等。还不知道在我的报考职位里的面试排名。两天后,成绩出来笔试面试总分竟以微弱的优势取得职位第一,那一刻我才确信不出其他意外,我算是考上了。
再后来,我听说和我一起进报考岗位面试的两个考友都参加了辅导班,其中一个还说面试时已经打通了关系,只是考官太多,那么多考场,考官抽签定考场,随机性很强,并未帮上大忙。面试后,又托人找到我说只要我主动放弃工作就给五万元。只是当时我觉着先在家里定个工作再考虑其他,就没答应,随着政审档案什么的也过关了,我被通知正式上班了。
现在,我也算是在社会上经历了几年的摸爬滚打了。若要问我考研有没有用,我只能说考研是人生多种选择之一。当时我报考的岗位,另外两个竞争者都是本科生,报考条件也只要求是本科,若是按学历来说在我们这个地方本科学历找工作基本条件也算是过关了。当然我不否认读研带来的优势,比如在面试时我有些知识得益于读研的阅历,坦然的心态得益于我做过几份兼职锻炼了口才与胆量。工作后,学历让前期晋升变得快了一些。现在很多地方引进人才,985、211高校的研究生也是引进的主要对象,很多要求较高的职位会相对提高学历条件。
回头看我的本科同学,一部分考研考博,有的硕士研究生后比较大的城市做了中学老师,读博的进了一般的高校。而那些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很多留在了省会城市,有的在地级市,少数在县里,受专业限制职业多为教师。不是说读研就肯定能找到好的工作,读研带来的好处一方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拓宽了人生的思路,另一方面在求职中会增加一定的优势,但并非绝对。比如,我的本科同学毕业时在省会城市的稍好学校里能找到一份教师工作,读了研究生的同学毕业后也找的是中学老师的工作。但是找工作的竞争程度却比三年前激烈,很多中学的招聘已经趋向硕士研究生了。
我的好朋友永惠,在我硕士毕业为找工作焦头烂额之际,人家已经跟老公在广州买了房,购了车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跟我一个城市的万万,每年有两个长长的假期,在我大早上不得不起床上班时,人家还可以睡上好多个懒觉。早就业的同学已经在工作上度过青涩期进入成熟期,生活上进入婚姻,孩子已会打酱油,差不多到了现世安稳的境地了,而我还在就业、婚姻中手忙脚乱。所以,谁能说本科生就不如研究生过的好呢?生活没有绝对。
考研的路可以走,当选择时全力以赴,认认真真的走好。当真的走不通时也别太较真,生活中面临的选择太多,纵然我们有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也必须要理智的头脑去分析。
也许,换种思路,换个选择,就会打开一个繁花似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