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点亮前行之路~
~清晨微露,迎着朝阳出发~
我们重新探讨了教练的保密原则,教练们的做法会有差异,有的教练选择用“假如”的问题来规避突破保密界限,有的教练则更倾向于不做冒险的尝试。任何形式的突破都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外表戴的帽子并未能改变内容的本质。
案例3 教练成功的酸甜苦辣
文章开篇探讨了组织的系统方法(systems approach)是围绕目标的假设而建立的,这与价值观结合,但现实没有那么理想化,通常面临复杂多变的情况,所以难免需要对目标进行调整。
从企业教练的角度来讲,聘请教练是为了通过教练的方式来帮助员工、团队改善、提升、成长,从而促进组织成长,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领导者不但要清楚设定什么目标、更要清楚为了什么而设立,也就是设立目标的初衷和目的。
相信教练的发起者在考虑聘请教练时就在衡量投资回报,也许对教练行业和价值没有那么确定的时候有尝试和投石问路的意思,一旦尝试成功,那么接下来与教练合作就会顺畅很多。双方需要时间磨合,商定合约、确定总目标、合作的规则和界限等等。
案例内容解读
企业教练常被分为绩效教练、胜任力教练、团队教练、变革教练等类型,侧重点有所区别,企业在组织和员工不同的发展阶段聘请相对应的教练来帮助成员和组织度过一段成长期,达成教练目标。
尽管案例中的教练玛蒂尔达在与客户确认目标时征询了董事会所有成员的意见,聚焦于:使得弗朗克完全投入董事会议中,改变以往常常游离于会议之外的行为。但是,到最后玛蒂尔达依然担心客户不会支付教练费用。原因是因为弗兰克改变了行为之后拒接了客户电话而导致一张可以拯救公司的订单发生危机。
奇怪的是,弗兰克的公司正处于清盘的过程中,竟然还有意愿请教练帮助弗兰克,正常情况下公司还是有支付能力的,除非他们想刻意赖账。当然,教练也可以选择拒绝接这个教练订单。既然接了,那么就应该有能力承受这种客户不付款的风险,签订协议的时候就明确下来付款条件一般没大问题。
显然,作为一位销售总监,如果没有能力处理因错过客户的电话而导致的风险,那么他也没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了。玛蒂尔达把客户自己的职责揽到了自己身上。教练不是万能的。
作为教练,玛蒂尔达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任何目标达成都需要付出代价,教练不是神,而是正常人。
教练不可能完美的规避所有的风险,何况教练目标是双方经过谨慎协商一致确定的。所以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即使客户真的不付钱,还可以协商,协商不成教练可以选择走司法程序。
玛蒂尔达提到了培训,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有可能原文是“辅导+教练”,组合式教练在企业也是常常遇到的,要看客户的需求和教练的能力是否相互匹配。
企业作为使用教练这种培养方式的一方,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是有责任和义务承担的,比如:有可能某些员工在经过教练对话之后出现离职现象,到底主要原因是因为教练做错了什么,还是因为员工自己找到更合适的工作,谁也说不清,其中的判断主观因素比较多,除非有确凿的证据。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这些预知风险的防控。
如何检验目标设置的是否合理?
1)解决问题看本质,探索初衷
多问几个问什么:为什么弗兰克要改变会议的游离状态?因为集中精神投入董事会议令会议更高效;会议期间发生的事情可以与相关方协调令约时间处理;
为何要开会?因为会议使得大家有机会了解业务进展,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达成一致决策;
......
推荐参阅《优雅地解决》这本书,也许能够带给各位更多启迪。
2)教练与客户的边界
教练的权限和职责范围是与客户约定的,如果中途发现模糊不清的地方,就需要重新与相关方确认后再进行,这是为双方负责的行为;
3)确认教练的方式:纯教练还是组合式教练
教练方式对教练的工作影响很大,在实际场景中,教练可能需要在教练、导师、培训师等身份中切换,在客户同意的情况下调整,要想达成满意的效果对教练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考验。大家试试就知道了。
—— 馨玥教练的读书笔记分享(ICF PCC )
2020.12.05 发布于上海 四季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