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苔丝的失身是强奸还是诱奸,有人专门写过论文。作为一个读者,我更倾向于这是诱奸。漓江出版社黄健人译本中,苔丝偶遇在讲道的艾里克时,译者用的为“诱奸”。
起先刚听到这个人的声音她就心生疑窦,以为碰上了那个诱奸她的家伙。这种古怪而丧气的想法,越来越强烈,现在终于的到了证实----此人确确实实就是那个坏蛋。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场诱奸悲剧的发生,是家庭、教育、性格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家庭:整个家庭的大投机和偶然的经济危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苔丝德北的父亲得知,德北家族是当地望族德伯家族的后裔,累代相传,误传为德北。离苔丝家不远,住着个财东老太太,她叫德伯,很可能是他们的亲戚,于是“聪明”的苔丝妈妈脑洞大开。苔丝妈妈逻辑:苔丝认亲--德伯太太关照德北一家--两家走动--通过德伯太太给苔丝找个金龟婿。
苔丝问弟弟,嫁个有钱人对有什么结果。弟弟说的简单,但符合实际,整个家庭需要一个人拯救 ,而作为姐姐的苔丝,无论是年龄还是样貌、性格都是最合适的。
亚伯拉罕说:爹不会老咳嗽,老可怜巴巴的。也不会喝的东倒西歪,连趟集都赶不成。妈妈也不会老是洗呀洗呀,洗个没完。
苔丝在学校上了几年学,她不想去攀附一个有钱的亲戚。屋漏偏逢连夜雨,当父亲得知自己是名门后代得意忘形,喝的烂醉,没办法去赶集,苔丝和弟弟代替父亲,路上出车祸,家里唯一值钱的牲畜---老马,被邮车车辕戳中,死了。此时,苔丝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危机。
多子家庭的教育缺失
苔丝家庭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父亲的责任是赚钱养家,母亲的责任是伺候一家吃喝拉撒。父亲赚钱之余会偶尔喝几口小酒,母亲则生孩子、养孩子、洗洗涮涮
书里的描述,苔丝家应该有8个孩子,苔丝16岁,莉莎12岁,亚伯拉罕9岁,希望(女)、老实(女)、3岁的弟弟,1岁的婴儿。
父母能解决的是温饱,从未想过如何教育子女。坏人艾里克推卸责任时,说过下面一段话,虽不能成为狡辩的借口,但是也切中要点。
说句真心话,做父母的养育了女儿,又不教她们做人的危险,坏人可能设下的陷阱圈套,不管他们是出于好心,还是仅仅马虎大意,这都不应该。
苔丝的母亲在收到艾瑞克的信和东西时候,毫不犹豫的让苔丝去养鸡场工作,丝毫不担心一个16岁小女孩独自出门,她沉寂在自己的美梦中。想起以前看倪萍的《日子》,在她即将离开家去青岛读书时,她的妈妈告诉她的一段话:
你是女孩子,记着,一个人在外,不管他是你的同学,还是老师或者领导,只要是男的,不管年纪大小,绝不能单独在一个屋子里,要是他已经推门进来了,你一定得把门开着,或者坐在门口。
稚气未脱,遇事惊慌的单纯女孩
苔丝第一次离家时候16岁,与现代的女孩相比,苔丝生活在村子、读书少、见识窄,而且对于男人没有丝毫的防备意识。艾里克第一次见到苔丝举止轻浮、花言巧语,直呼“美人儿”,苔丝没有警觉、没有呵斥。接苔丝去农场时,艾里克提出了要吻苔丝,苔丝拒绝的很无助。
“可我不想要任何人亲我,先生!”她哀求道,一颗大大的泪珠开始滚下面庞,嘴角也不住颤抖,竭力忍住不哭出声,“早知道这样,我不会来的”
说完这些,艾里克无动于衷,苔丝只好端坐,让艾里克给他强迫一吻。苔丝虽然不愿意,吻后努力用手擦,觉得擦完就算用手取消了。
妥协换来的永远不是和平,而是得寸进尺。一次外出归来途中,苔丝和同伴发生不愉快,艾里克出现把苔丝带走,并故意走任由马乱走,最后迷了路。艾里克去找回去的路,回来时,苔丝已呼呼大睡,醒来后,失身并怀孕。从此,她开始了悲剧的一生。
苔丝是个小女孩,对于人和人性的认识只基于那个村子,从未碰到这种有钱的公子儿哥。她对于艾里克是又敬又怕的,对其提出的无理要求,虽然表现了自己的意愿,但不是义正言辞的拒绝,而是可怜兮兮的请求。一次又一次的得逞,让艾里克胆子越来越大,最终造成了苔丝的悲剧人生。
《苔丝》的副标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她从来没有做错任何事,如果有错,只能说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不该听从父母的话,出去认亲。或是遇到坏人隐患时,应该及时制止,而不是任由其发展下去,然而她却承担一切的后果,开始悲惨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