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线下班结束后,最近几天,一直在思考,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用?是打了一剂鸡血还是喝了一煲鸡汤?显然这都不是我想要的。
既往接触的性格行为理论,都强调人受原生家庭或其他环境影响而形成特定风格,而且这些行为风格会带来某些局限和影响,再倾向性的选择适合的工作类型。
而DISC则认为人同时具备四种性格特质,只是因为特定环境的影响,会适时调整行为状态,某种性格倾向更突出或被隐藏,基于此,虽人的行为具有规律性,但也具有可塑性,而人本身也具有了无限可能性。直接表现就是企业的人岗匹配并不一定是要挑选最合适的人员,而是挑选最符合特质的人员培养成所需要的样子。
细细想来,中学时代一副社会我大姐的模样,曾说要给爱的人做饭被耻笑好久,那是D特质最强的时候。入职面试时,被人事认为亲和力非常好,直接推荐到服务岗位,那时被看中的应该是S特质。最初的培训岗,天天起的比鸡早睡得比鸡早,见人就哈啦哈啦,好歹还参加过工会啦啦队,也是I表现可圈可点的时候。后来改做项目后,常常半夜脑中还在反思什么环节没关注到,C也日渐被拔高,只是从未像其他高C那样追求完美。所以,人是可以根据环境来调整和训练了,也是充满无限可能的。
因为了解了自己,那就知道如何更好的适应他人。
之前小伙伴呱啦呱啦一番,我一直点头微笑,却经常没听明白要求再重复一遍,一度以为自己的脑子坏掉了。现在知道是因为过于专注,沉迷现有无法自拔,所以坦诚的分享给小伙伴,请给我几分钟或者尽量文字表述,反而获得了大家的理解。
之前觉得我家老公真是典型的直男癌(高D高C,明天还要再测测),真是不解风情啊,时间一久,都懒得搭理。现在知道其实他的意志坚定,行动果敢,计划周全,正是我所羡慕和看中的。所以,老公是自己选的,还是要担起I特质的重担。
我家小公举,性格中D的特质在同龄人中还是很明显的,但因为个子小话语权弱,目前更多屈居S区。既往因为缺乏耐心,经常在她面前使用D的淫威。现在决心好好改正,多多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孩子是亲生的,那就好好为人父母。
所谓“从忍受到接受,需要你理解他;从接受到享受,需要你了解他”。那么,请用对方想要的方式,给对方需要的东西。同时,想要成为谁,那就好好调整,深信一切皆有可能!
我看到了更好的自己,你感受到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