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1年,玄奘抵达恒河
公元631年的春天,大唐僧人玄奘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抵达了恒河。然而,这里却潜伏着可怕的危险。
恒河附近的劫持
当玄奘沿恒河而下的时候,他被一伙强盗劫持。这是一群特殊的印度教徒,信仰一个叫突伽的女神。根据印度教的说法,突伽女神住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她的宫殿就是恒河的源头。
强盗的祭祀活动
玄奘被劫持后,强盗们打算将他作为祭祀突伽女神的祭品。每年春秋季节,强盗们都会找一个容貌端庄的人,杀取肉血祭祀。在强盗们看来,玄奘俊美端庄,非常符合女神的口味。生命即将结束,玄奘开始默默地祈祷。
天象大变,玄奘获救
就在这时候,天象突然大变。《三藏法师传》记载,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舫船翻覆。强盗们以为自己得罪了天神,不得不放弃祭祀活动,玄奘难以置信地逃过了一劫。
恒河的平静
强盗们扔掉了凶器,归还了抢来的东西,恒河复归平静。玄奘在西行的路上,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唯有这一次确确实实充满了传奇色彩。
《西游记》中的虚构情节
事实上,这一真实事件与《西游记》中的许多虚构情节很接近。在《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痴迷于长生不老的唐僧肉,费尽心思设计圈套,但这些圈套最终都被法力无边的孙悟空化解。
孙悟空的原型
一些中国学者认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就在印度。猴神哈努曼是印度教的大神之一,它源自于古印度一部著名的史诗。王子的爱妃被魔王抢走,为了帮助王子解救王妃,哈努曼历经艰险。它力大无比,又聪明非凡,既能腾云驾雾,又善于变换形象。
哈努曼与孙悟空
或许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哈努曼的故事也慢慢传到了中国。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想象和加工,印度的猴神哈努曼最后变成了《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孙悟空。
哈努曼在印度家喻户晓,孙悟空在中国无人不知。相隔万里,不同的文化塑造了同样伟大的艺术形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连接它们的是西行印度的中国僧人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