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子衿
-01-
马克吐温说,一个人要在年轻的时候,感到世界上一切都生气勃勃、趣味无穷,那才需要钱财啊!老天爷为什么不把通常的过程颠倒一下,让他们先获得财富,慢慢把它花掉,然后让他们在不需要再有钱的时候,变成一个穷光蛋而死去呢?
我想,这句话说出了琳恩和班克的心声。
琳恩是谁?
《天才枪手》里出身平凡、父母离异的天才少女。
班克是谁?
《天才枪手》里开着洗衣小店、生活拮据、善良正直的学霸少年。
两人的相同点是很穷很聪明,不同点在于跌落与救赎。
-02-
故事的开始这样的:
琳恩的父亲为了让琳恩有出国留学的机会,把她送到了曼谷增智高中。拍入学照时,琳恩结识了第一个富二代朋友,格蕾丝。
她美丽又笨拙,很简单的功课即使老师给她私下开小灶却还是不会,琳恩给她讲也是转眼即忘,琳恩考试的帮忙让她如愿登上舞台表演。
一切故事便由此拉开帷幕。
格蕾丝和小巴是一对情侣,小巴说破琳恩帮格蕾丝作弊的事情,并提出了交易:每帮他们一门科目,便付3000泰铢,一共13门,五个人,一共算下来二十多万,琳恩答应了。
以钢琴指法代表A、B、C、D,就这样,琳恩顺利赚到第一笔,她帮爸爸买了件好衬衫。
转折点发生在统考,学习不好的小东也是“钢琴课”一员,但苦于看不懂指法,便央求另一位学霸——班克,但被拒绝。
万万没想到,此次分了A、B卷,琳恩只好给过A卷的答案后,趁机和小东换了卷子,才在考试最后一秒让大家顺利交卷。
但班克举报小东,校长因此发现琳恩草稿纸上出现了不是她卷子上的演算,事情就此败露。
琳恩的爸爸知晓后,气愤地脱下了衬衫,并说,"我以后再也不会穿了!"
申请新加坡留学的名额自然而然就落到了班克身上。
小巴的父母以为是格蕾丝帮助小巴的进步,于是便以让格蕾丝和小巴同去波士顿大学为条件,让她帮小巴复习考过STIC。
STIC考试是全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本已经拒绝的琳恩却发现了“时差作弊”的好办法。
琳恩决定去悉尼,悉尼考试时间比曼谷早四个小时,于是她和格蕾丝、小巴制定了一系列方案,但是只有一个问题:时间太短,题太多,得加一个人合作。
班克在留学奖学金考试前一晚被人打了一顿而错过考试。
琳恩得知后,拉他入伙时说,"就算你不作弊,世界照样欺骗你。"
班克既矛盾又纠结,但当他听说可以分到一百万时,答应了。
飞往悉尼的前一晚,班克知道了自己被打的真相:小巴为了让他合作而找人打伤他,让他错过考试。
班克和小巴打了一架,摔门走人。知道事实的琳恩也气愤非常,她良心的底线告诉自己,她不想干了。
然而她在半路碰到返回的班克,他只说了一句话,让琳恩哑口无言,也彻底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我错过了留学奖学金考试,干了这次,我还有一百万,否则我什么也没有,而且我沦落至此,也是因为你,你不觉得你应该负点责任吗?"
我想班克的灵魂就是从此刻开始跌落的。
STIC考试,俩人既要做题又要记答案,气氛紧张。班克以答案要胁小巴再加100万时,其实他的结局已被预示。
他注定只能留下两百万。
-03-
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
班克被抓住,琳恩提前离场,两人成绩被取消。
琳恩看着班克一人承担所有责任时,才终于幡然悔悟,哭了。在看到班克被学校开除、被禁止出国、被终身取消资格时,才知晓爸爸说的没错,"一个好学生除了成绩好之外,必须要有优秀的品德。"
琳恩没有拿那两百万,班克用所得的两百万开了新的洗衣店,他约见琳恩,想和琳恩继续合作下去,他说,"你难道想以后工作就每个月拿那么点儿死工资吗?明明可以一下子得到几百万,为什么不干?"
我想琳恩当时拒绝后,被班克威胁揭露所有人时,她是心痛的,只留下一句话,"一切不过在于我自己而已。"
-04-
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也不过如此。
结局很让人唏嘘,头脑聪明,成绩优异的琳恩和班克最后固守在泰国,而不学无术的小巴格蕾丝们却拿到美国名校Offer。
更让人难受的是,把考试当交易的琳恩已经悬崖勒马,但曾经最痛恨作弊的班克反而深陷泥足。
班克最后的苦笑代表了什么,痛苦?悔恨?无奈?不甘?也许都有吧。
他对金钱的欲望被开了一个小口子,然后越撕越大,就像一个贪婪无比的野兽,埋葬了他宝贵的青春,除了孤独和面容可憎,还能遗留下什么?
《天才枪手》是根据2014年亚洲最大的考试作弊的真实事件而改编,涉及的不单单是泰国,还有中国、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
我们每个人都从学生时代走过来,而十几年如一日陪伴我们成长的就是考试了。可能也是这个原因,才更能明白电影中那些紧张着急,遇到不会题时的抓耳挠腮,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时的心跳加速,画面一帧一帧全都跳跃出来。
这同时也反映了三个问题:
1.社会的穷富差别的严重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能体会什么叫"穷富影响",家庭条件不好的优秀学生,他们具备深造的学习能力却不具备深造的物质条件;家庭条件优渥而不学无术的学生,他们可以用钱交易从而轻而易举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近几年来,大家似乎都注意到穷富的问题,经常有"穷人思维","穷人,你输在了哪里"类似的话题,然后都得出了一个结论:你要有钱,你没钱思维就非常局限,别人的起点就是你的终点…
这些结论也没有对错与否,无非是个人观点不同罢了。
但不可置否的是,从小生活富裕的孩子才能对金钱没有那么大执念,而对于从小生活拮据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梦想就是能赚很多的钱。
2.思维教育的偏差性。
但我们每个人却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的人。
可这就是不切实际的,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读书的目的就是因为心里谨记了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请问,内心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又怎么可能会做到淡泊名利!
穷人想要有钱,富人想要好名声,名利不缺的人想着要保护自己的财富,维护自己的名誉。
胡歌接受记者采访,谈及放慢脚步的原因时说,"拍完《猎场》后,感觉自己变得无欲无求了,自己已经释放了所有的能量。需要休息一阵子,期待更好的剧本!"
就连胡歌如此成就的人尚且还想要更好,遑论我们?
所以,这种思维教育的弊端很明显。
对于金钱有欲望并不可耻,因为它能敦促你不断努力,积极进取。但可耻的是,你的灵魂为金钱而堕落,从而成为金钱的奴隶。
这句话看似很大,实际上道理却很小。
3.父母关爱教育的重要性。
琳恩爸爸在转学初期,就对担心学费太高会加重自己负担,从而拒绝去增智高中上学的琳恩说,“没关系,爸爸有钱。”
虽然琳恩知晓自己家里的情况,但这句话无疑是给了她安全感的!这种精神的支持让她知道自己不用那么累,会有爸爸帮她分担,爸爸会永远在她的后方,她不是一个人!
琳恩爸爸在琳恩做错事时会生气谴责,会严厉制止,会明确地告诉她是非曲直,会帮她找回自己的底线良知,会在她知错就改后依然陪伴着她成长。
所以她对欲望的断念才可以毫无顾忌。
而班克,没有爸爸,只有相依为命的妈妈,整部电影没有见她露过脸,堪堪两个镜头:一个是班克晚上回家看书时,背对着儿子洗了很久衣服的妈妈对他说,"洗衣机坏了,可能要洗很久。"
另一个是班克从悉尼回来被学校开除,在校长办公室家长签字时,班克妈妈一直在哭。
班克知道自己家条件拮据,母亲弱小,所有的事情只能自己扛起来,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他都退无可退,他缺少起码的家庭安全感,他的妈妈不是他的退路,与此相反,他是妈妈的退路!
所以他一旦跌入金钱的圈套里,一入即陷,没有人和他一起面对失败错误,所有的都是他一人承担!
让孩子不要过早对金钱有“严重”认知,给他们足够的家庭安全感,这是他们人生路上最重要的财富。
其实千言万语中,最能表达我对这部电影感受的话,是正如尼采所说,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