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的李老师信息,说是要写一份家庭教育的典型经验,惊喜之余又有些诚惶诚恐。惊喜在于做妈妈的过程中的一些尝试一些做法被教育理念同频的老师肯定,心里特别高兴。诚惶诚恐在于做妈妈的路道阻且长,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自己解决地并不好,而这种不好是自己的修为或者道行不够导致的。回头想来,内心惭愧不已,忐忑不安。做妈妈,我们都是第一次,既没有被培训也没有拿到上岗执照,就成了妈妈,在陪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跌倒会失望会受伤甚至于有时会狂暴会歇斯底里, 有时会难过到怀疑人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人。但是看着孩子在各样的境遇和环境中一天一天的长大,个子长高了,语言丰富了,思维缜密了,动作协调了,情绪稳定了,感情丰富了,有了慢慢有了自己的价值观,能够满怀爱意,善待他人,热爱团队,辨明是非,就会很感恩他成长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所有事情,这些事情一件件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事情各有不同,但是背景和底色是相同的,那就是爱和相信。
哥林多前书说:爱是永不止息,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所有的妈妈都会记得第一次抱起孩子时的感受,满足充满爱意,看着小鼻子小嘴巴小脸蛋,真是不会相信自己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因为他乱放东西弄脏床单写作业磨蹭上课做小动作而朝他大喊大叫甚至于动手打他。在朝他喊动手打的那一刻,我们是没有爱的,就算我们自我欺骗是因为爱而管教,在那一刻,我们更多的是在发泄,发泄情绪或者发泄其他的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因为我们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子女为各样的角色,我们太不容易了,我们压力太大了,我们的怒火总会被眼前这个老是不能尽如我们所愿的孩子点燃,然后爆炸。我们忘记了当时抱起她的感受,我们忘记了曾经暗自的承诺要爱一生爱他,不论他是什么样式的。当情绪的暴风骤雨过去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完全做不到永不止息地爱他,恒久忍耐地爱他,充满恩慈地爱他。我们不是按照这个孩子的本相去爱他,我们在爱着一个我们想象中的要按照我们的方式重新塑造的孩子。在爱的能力上,我们也是孩子。做妈妈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自己的爱有局限有缺憾,才会想着提升自己爱的能力,用孩子需要的方式去爱他,去感受他,而不是用自己以为正确的爱去对待孩子。在爱的这条路上,我们需要操练的内容太多,太多……首先,我们一定要承认自己的不足,要认识自己的情绪,要分辨自己的情绪,我们对自己认识地越充分,我们才能更充分的了解孩子,更有效的帮助孩子,更恰当的爱孩子!
爱与相信,应该是绝大多数育儿理念的核心。希伯来书说,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我们在陪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是要满怀信心的。不仅是对孩子有信心,更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成长改变会给孩子带来力量和帮助。不寄希望于孩子,多关注自己的成长和改变。孩子成长的速度永远比我们快,我们如果放弃了自我的成长,那么永远都追不上孩子的脚步。空巢,多回家看看,是对老去一代人的怜悯而非爱。改变自己,自我成长远比改变孩子逼着孩子成长有力量。孩子更需要的是带动而非推动,是榜样而非监工。孩子看着我们在第一次做妈妈的道路上虽然跌跌撞撞但从未放弃,虽然总会犯错但坚持改正,虽然经验不足但会虚心求教,虽然无证上岗但小有成效。这条路是他成长的道路,也是妈妈发现自己的道路。在这条路上,妈妈和孩子一路同行,彼此见证彼此成就,等到了下一个路口,孩子会成为爸爸或妈妈,她(他)是不是也会告诉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做妈妈(爸爸),请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