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是促进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因而,有计划地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历来是学校的一项常规的重点工作,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且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研形式,花样颇多,如设计 4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的观课单,听课时,分派到具体人,要求做细记录。研究课堂教学“25+15”模式,以此判断教师课堂结构是否合理。设计各式特色作业,编撰校本、班本教材等,表层上看,教研活动开展的很扎实,教师参与面广,实然,效果并不大。教师大量时间耗费在集中研讨,做资料上,加之学校目前非教学事务及相关会议繁多,“紧急”性任务随时而来,教师们即使想将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成果”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也是有心无力,时间上和精力上无法充足保证。许多教师常常是才下会场,就进课堂,匆忙之间,唯有依托多媒体课件,机械式的照“本”宣科,一旦没有了课件,教学思路瞬间淩乱,教研和课堂教学已然成了“两张皮”,无异于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为研而研而不是以研促教,因教而研,于教学益处甚微。教师累得人仰马翻,苦不堪言,参加教研活动的热情逐步锐减,甚至对教研活动产生抵触和厌倦心理,没有了以往畅所欲言、热烈讨论,活动结束依然言犹未尽的浓厚教研氛围,这样注重形式化的教研已调动不起大部分一线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兴趣,实效自然可想而知。
回想当年在一所山区学校支教时,虽然学校的教育设施落后,条件艰苦,但好在非教学性事务甚少,老师们也都很敬业,教研活动形式简单却扎实有效。下课期间,中午放学吃饭时间,同一间办公室里跨年级或学科教师办公期间,随时在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研讨,一个词语的正确用法,一道数学题的多种解法,一首歌的音律音调,一节试验课的创新实践等都成了教师们之间热烈讨论的话题,更有较真者为了固守自己的观点争得脸红脖子粗亦是司空见惯。
记忆犹深的还是每周三下午放学后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大教研”活动。活动中往往先是集中学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研活动方面的指导文件,接着,各教师围绕一个学科知识点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开展讨论交流或对一个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汲取可用之处。昏暗的灯光下(山区电压不足),狭小的会议室里,大家争相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气氛非常热烈。每个人桌前的茶杯里不断冒着的热气(冬天的话,教师们会在脚边放上取暖的小火炉),让教研活动更有了温度和舒适感。常常是原定一个小时的活动,一个半小时后,激烈的讨论还在继续,大家都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还有许多想法还没有表达完。“时间不早了,今天活动到此给束,大家还有新的想法下去可以再单个交流。”最后教研组长只好紧急叫停。可以说,那个时候,至少在校期间,所有教师不用上级指令,无需学校行政推动,心里想得最多的事就是如何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的事。因为在他们心中,这就是教师的“主业”,教研活动也真正成为集群体智慧,博众人之长,互学互鉴,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和教师互动、展示的平台。
当然,目前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目的是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让学科教育重新回归学校主阵地,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目的。为学生和学生家i延庭减负的同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快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手段和途径还得靠扎实开展教研。但是笔者认为,要想实现以研促教,以研促教师专业成长,以研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会处理好非教学性事务,减轻一线教师额外负担,为专心参与教研赢得时间和精力;二是教研活动主要立足校情和教师实际,主题明确,有的放矢,注重实操性,不搞假大空,真正起到解决问题的实效;三是教研活动要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聚焦课堂教学目标,扎实常态课堂,不搞花里胡哨式的表演课堂;四是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方面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对点指导,不可操之过急,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反而让青年教师对教研产生畏惧心理;五是教研活动中,要让教师畅所欲言,允许有不同见解,相亙借签吸收,不搞“一言堂”或唯专家论式的过于严粛的会议教研,营造宽松,舒适的教研氛围,让教研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