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一個電視劇,叫《人民的名義》火了,達康書記辦公室掛的“寧静致遠”的書法,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如果我要問你寧静致遠的下一句是什麼,估計你會脫口而出。但是,如果現在有三個人分別把這下一句寫上了書法作品送給你,你會從這三幅字裡面挑哪一幅呢?要想正確選擇,最好是要懂得《説文》。
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説文》的解讀漢字形音義方面的橋樑價值。
一、《説文解字》的編撰背景和作者
首先我們來看《説文解字》的編撰背景和作者。
那么它是怎麼樣產生的呢?《說文解字序》裡面是這樣說的,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那諸侯都致力於征伐,不統於王,都不聽周天子的話。
所以就會導致什麼呢?言語异聲,文字异形,就是大家說的話都不一樣了,寫的字也不一樣了。
那到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呢,丞相李斯看到這種情況,就上奏秦朝,就採取了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書同文,那麼書同文呢,秦朝就採取了焚書坑儒的激烈舉措,就導致了古文絕矣。戰国那些不一樣的字體都看不到了。
這些書燒掉以後,大家寫的都是秦國的小篆。其實當時秦國有一個比較古的隸書在通行。到漢朝基本上就通行隸書。漢朝把那個隸書叫做今文。
他們再看到這些古文字,就特別的奇怪,就認為這些字都是有一些人好事,是他們故意造出來的。造出來大家都不認識,可見隔膜到了這種程度。
還有的當時的人,拿著這個隸書來說解這個文字的意思,他們是怎么説解的呢?
比如:①馬頭人為長。意思是說這個馬的頭加上下面一個人,就是長字。
但實際上長字是不是這樣變過來的呢?或者說這個長字是不是真的就是由馬的頭和人組成的?那我們看一看長字它的古文的形体就可以知道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②人持十為斗
他們還説“人持十為斗”,那么我們衹要去看一看古文字的發展歷程,就可以知道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
“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描摹的是一把有長柄的像勺子一樣的盛酒器具。金文和甲骨文的區別寫法,是金文的斗是斜著寫。
漢代的不懂古文字的學者還說什麼呢?
③虫huǐ者,屈中也
中的下部分,彎一彎就形成了。
在甲骨文中,就像旗幟飄飄的樣子。
后來就是我們現代的“中”字。
這个虫huǐ,后來還點上兩个眼啨,它是什么東西呢?它實際上是一條毒蛇。
後來,金文、小篆、再到睡虎地秦簡,就是秦代的古隷書裡面,已經變得和中間的“中”相近了。
所以,不懂古文字的漢代學者,就把它解釋為虫huǐ者曲中也等等。
所以,許慎(古文經學家)看到這種情況,就決心要把這個文字給梳理一下。那麼他有沒有這個功力呢?他是有的,因為許慎是漢代經學大師賈逵的弟子,當時的人就稱譽他是五經無雙許叔重。許慎在經典方面,功力特別深厚。他也經常引用其他学者的意見。
他博覽群書又見多識廣,又有自己的很系統的對文字的看法。所以他有這個功力來撰寫《說文解字》。
二、《說文解字》的成書及編排體例
許憤寫這本書花了多長時間?根據史書的記載,它是公元100年左右。就是漢和帝永元十二年開始撰寫,一直到漢安帝建光元年,也就是公元的121年才寫好。讓他兒子許冲把這個書稿獻給了朝廷。
這書稿一共是有14篇正文,書的前面還有一個目錄,書的後面還附了一篇敍。合起來一共就是15篇。
整個《說文解字》是收了9353個字,重文1163個。那麼它為什麼叫《說文解字》呢?
因為它是對獨體的文和合體的字加以分析解說,所以叫《說文解字》。我們說這個書的時候呢,一般是簡稱它叫做《說文》。
三、那麼《説文》是怎麼編排的這麼多字?
許慎首創了一個漢字部首法。就是把字裡面的部件給抽出來,立部首。這個部首可以把意義給歸統起來。所以《說文解字》它的編排體例,集中起來就是八个字,“據形系聯,以義相從”。根據文字形體把它串到一起。串到一起的字,再按照意義把它前後順序再排一排,就這樣的一個編排法。
四、它是怎麼解說這個文字的?
它一般是先解釋這個字的意思,然後再分析這個字的形體結構,最後再說明一下這個字怎麼讀。
例如:
①“自”:《説文.自部》説,字,鼻也,象鼻形。篆体“zì”(這里的篆体字打不出來)是古文“自”,像鼻子形狀。
②果:《説文.木部》説,果,木實也,在樹上長的果實,像果形在木之上,這個字描摹的是一個果子長在樹上面的形狀。
③上:《説文》説,⊥,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篆交⊥,古文這樣寫的就是一橫一竪,表示這個東西在上面。
④向:《説文》説,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就是朝北開的窗戶,就是向。
⑤頗:《説文》説,頗,頭偏也,从頁(xié),皮聲。它又分析了它的意義類別是跟人頭相關。它的聲音是用皮表示聲音。
⑥昕:《説文》説,昕,旦明,日將出也,从日、斤聲。讀若希。看后面這三个字,讀的聲音和希望的希有點接近,或者是完全相同。
五、《說文解字》的形音義橋樑价值
《說文解字》裡面收集了很多古文字,也集中了漢代學者對這些文字的解釋。所以他在形音義方面,都有特別重要的橋樑價值。
例如:我們前些年流行的一個“囧”字,是不是我們現在這個發囧啊?其實不是的。我們看一看《說文解字》這个字形,和我們現在這個囧字有點像。那它是怎麼解釋的呢?
①囧:《説文》説,囧,窗牖麗廔闓(kaǐ)明,就是這個窗戶,透過來光是明亮的意思。象形。讀若獷。賈侍中說讀與明同。
如果我們在往上找,甲骨文、金文裡面也基本上是這樣寫的。
②行:《説文》説,行,人之步趨也。从彳,从亍。就是人走路叫作行。我們在往上看,就發現金文、甲骨文,就可以和它連起來,都像大路的形狀。
它裡面有很多形聲字。就可以把這個諧聲系統給歸起來。清代的學者根據這個做出了很多成就。
在字義方面也保存了很多古義,我們看到這個就會理解古代的文章的意思。
如:景,光也,从日,京聲。《説文》
我們就知道景是日光的意思。
①段玉裁《説文解字注》:光所在處,物皆有陰。就是衹要光明照到的地方,那麼一定就會有陰影。所以這個景和影,它是一个事情的兩个方面。
②賈誼《過秦論》: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這就知道為什么説景。
③范仲淹《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那麼這個景是風景嗎?我們看了《說文解字》就知道。這個景就是日光。春天來了,日光明媚。
④天,顛也。至高無上,从一,大。顛也,實際不是顛簸的意思。它的意思最高的地方就是天就是顛。金文原指人的頭。
⑤《易.睽卦》:見與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意思是這個人頭部遭受了墨刑,墨刑就是被刺字塗了墨,鼻子還被割掉了。
我們再回頭看看那三幅字,淡泊明志,這寫法有三種。哪一種最符合它要表達的意思呢?我們看一下《說文》就知道,原來把它寫成豎心旁的才最符合。
①《説文.心部》
憺,安也。从心,詹聲。
怕bó,無爲也。从心,白聲。心情安定,無所追求。就叫作淡泊。
②《説文.水部》
澹,水搖也。從水,詹聲。
淡,薄味也。從水,炎聲。
洦,淺水也。從水,百聲。
總體來說,豎心旁的才是正確的。
這裡面也有古代的依據,比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里面説,怕(bó)乎無為,憺乎自持,實際上說的就是“淡泊明志”的意思。
比較容易入門的書,王老師推薦一本就是陸宗達先生的《說文解字通論》。精通《說文解字》,還有更大的作用,就是判斷文物的價值。
清朝末年王懿榮之所以能夠認識到甲骨文是上古文字,跟他有深厚的《說文》功底有密切關係,而甲骨文和金文反過來又促進了我們對《說文》這個意思解釋的理解。
下節課学習比小篆更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