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雅天』邓老师!!
中国近些年有句话叫的太响亮,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以为要让孩子早早的学习。其实,起跑线真正所指是父母的眼界、学识、财富等等。
在财富没有大的改变之前,父母是可以通过学习积累,提升教育理念,付出更多教育成本的,这成本绝不仅仅指金钱,更多的是指时间精力。
有一个家庭教育博士曾经写了一首诗
《孩子在生活中学习》
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自责;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对抗;
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忧虑;
在同情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自怜;
在嘲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害羞;
在猜忌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嫉妒;
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忍耐;
在鼓舞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自信;
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感激;
在护持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自爱;
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关怀;
在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进取;
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慷慨;
在正直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判断;
在安全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信任;
在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热爱;
在沉静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放心;
且不论这首诗概括得是否完全准确,但的确是这位博士本人的教育心得。在争吵中长大的孩子善于诡辩,在平等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公道,都说明了环境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成年人都是由孩子渐渐长大的,有的人成为了律师、医生、商人、艺术家;有的人却成为无所事事的闲人、流浪汉、甚至是罪犯。并不是因为这些孩子天生聪明或愚笨,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家境富裕或贫困,更不是因为谁的血统怎样,而是后天的教育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们以后的人生。
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要把握好后天的教育与成长环境,孩子都能成为成功的人,无数古今中外的例子表明,天赋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人们都知道,鸡有飞的天赋,但由于长期寓于鸡窝,自然也失去了搏击长空的能力。有些人天赋聪慧,但缺乏个人的勤奋努力,同样不会有所成就。
例如,我们中学语文教科书上有一篇王安石写的文章叫《伤仲永》。说的是我国北宋时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小孩子,五岁多就能“指物作诗”而且“文理可观”。孩子的父亲认定儿子是“天生聪明”,就整日带他四处表演挣钱,却不让他学习,到了方仲永长成青年小伙子时,他写的诗早已是陈旧平淡,没有一点“聪明”的痕迹,而后便“泯然众人”了。
正可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同样,无数的例子也表明许多人小时候智力一般,但是由于个人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奋斗,最后都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人才。也正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所以真心的希望学校和家长都能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
今晚的内容就分享到这,感谢大家的聆听,期待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