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经》里“年”指的是年兽,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攻村子,后来村民利用年兽的弱点,开始放鞭炮,贴春联,等方式来驱赶年兽。
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个时代,“年”,是令人发愁的,到了年尾,要庆祝新年,可是一年来,所收无几,不知道拿什么来过年。
在我小时候,“年”是快乐的,那时候我就放假了,不用早起去学校读书,可是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玩雪,做手工,预示着我即将会有一套新衣服,妈妈会赶会买来糖果,瓜子,花生,爸爸会赶集买来肉,家里会蒸各种馒头,爷爷会炸蚕豆,反正会有很多好吃的。
在我读大学那几年,“年”是挣外快的好时候,这个时候很多工人都回家过年去了,我可以去打寒假工,在元宵节前回家,可以给父母买些礼物,来年的生活费也有了,大学四年我没有在家过过年,但我出去见识到了很多从来没有见过的。
在我工作的时候我觉得“年”是用来休息的,终于可以放假了,我再也不用给孩子们上课讲习题,改作业了,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了。
在我回到老家,和村里的老少爷们围在一起烤火的时候,我才发现“年”或许是一个理由,一个回家的理由,或者是一种故乡情,很多人为了过年,纷纷从外地赶回家,我想着村里的老人大概是最期待过年的。这样他们的儿女就会回来了,原本冷清的家,会变的热闹起来。
疫情的原因,有一部分为了安全,决定留在工作的地方过年,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怕核酸检测,再困难也是要回来的,听说,开车去工作的地方,总是开开停停,不着急,但回家过年却不一样,车上的人换着开,没有人说累,或许这就是思家心切。
2021年,一个有新冠病毒的又一年,我们一直在打这场仗,留下来,或许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对家人都是很好的,希望在外的每一个人也可以过好这个“年”有意义的,“年”不仅仅只有回家,放鞭炮才叫“年”加油,留在异乡的你。
最后,想说一句,不要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回来看看父母,当你想起你孩子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父母或许也像你这样在想着他的孩子,多回来看看,不要让自己的父母从年头你走的那一天就开始期盼下一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