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耕望先生在书中强调“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我理解为对待习以为常的现象,我们应深入去探究由来,用我们独特的智慧去发现一些不一样的有价值结论。
历史研究的学者们都常希望获得新的稀有史料,这样事实上便获得新史料的垄断,依据新史料研究获得新成果,在先生看来,“所以很多人把自己所能掌握到的新史料据为己有,自己研究,不肯示人,更不肯早早发表,让大家来研究,这是很不好的现象,很不好的行为”。
其实生活中的道理也是相通的,我们太多人希望获得垄断的权利,我们认为最新又重要的消息如果被掌握,那么我们便可以活的比别人优秀。
先生认为,“研究历史要凭史料作判断的依据,能有机会运用新的史料,自然能得出新的结论,创造新的成绩,这是人人所能做得到的,不是本事,不算高明。真正高明的研究者,是要能从人人能看得到、人人已阅读过的旧的普通史料中研究出新的成果,这就不是人人所能做得到了”。
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对自我身处的环境与社会去观察与思考,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世间事与理在你尝试去深入观察与思考后常能得出与他人不一致的结论,并且这样的结论还深具启发意义。
比如,读书无用论,认为读书现在还不如打工,毕业就失业,工作那么难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工资却低得还不如一个从没读过书的,所以呀,读书有什么用?
我们可以用心去观察和思考读书无用所描述的现象,一种不同的看法是,就业、工资这些其实与读书有着必然的正向关系,如果你认同读书是培养认知世界能力的重要方式的话。真正能从这样的角度看待读书这事,那么他的行动也是与持读书无用观点者存有天壤之别。
但是,先生又特别强调,“不过我所谓‘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决不是标新立异,务以新奇取胜,更非必欲推翻前人旧说,别立新说”。
自我价值通过观通常之现象表达新观点而体现,但刻意造作而生出之无真正价值的想法与观点,不过是复制的无价值动作,还更添一份他人之嫌恶。
联想到如今写文的流行之现象,如今自媒体及互联网的发达让写作的文字瞬间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送全国的每个角落,于是乎我们越来越多人投身写作,希望通过写作这件事获得自我,打造爆款文章便成为许多写文人的每日期待,于是开始去学习许多班来掌握爆款文章打造方式。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有理想人士对生活的积极追求,但写作这件事有一个根本问题必须时时提醒自己的就是在写作中我的自我价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