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惠农圈的阿真学姐
6 月 21 日 4 时 50 分是今年夏至节气的交节时间,这夏至是 24 节气里的第十个,也是“四时八节”中的一个,所以在古代,它不光是个节气,还是个节日呢。
【那么,今年何时入伏呢?三伏天热不热?其实夏至农谚就已给出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夏至三庚入头伏”】
夏至一到,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时候白天是最长的,晚上则是一年里最短的。夏至过去后,黑夜就慢慢变长了,一直到冬至,那时候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夏至来了以后,阳光变得更强了,温度也往上升了,空气湿度也大了。也许有人会讲,夏至时太阳在北半球最北边的地方,那是不是意味着夏至是最热的时候呢?
其实不是这样,夏至不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虽说这一天太阳九十度直射北半球,是阳气最旺的时候,可民间讲“夏至不过不热”,就是说过了夏至真正热的天气才来呢。
为啥呢,是因为夏至过了以后,虽说白天的时间开始变短了,可这变化不太容易看出来,得等到秋天以后,才能清楚地感觉到白天时间变短了。
恰恰相反,太阳直射点往南移的时候,照到地面的热量比夜里散发出去的多不少。热量不停地积攒,气温就往上升了,等到三伏天的时候,就到了一年里最热的时候,那时候又热又潮,特别难熬,人都待不住。
那啥,三伏天啥时候来呢?民间讲“夏至三庚入伏”。
这事儿好理解,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那就是入伏的头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了。
那“庚日”咋确定的呢?这就得提到“干支纪日法”了,它是十二地支和十天干搭配起来的,能弄出 60 种组合。
那里面的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它们跟地支搭配起来,凡是带庚的日子就都是庚日,一共有 6 个庚日,所以只要算出夏至后的第 3 个庚日就行。
要是在 2023 年,夏至那天是庚戌日,过 10 天就到庚申日了,再过 20 天是庚午日,这庚午日就是入伏的日子。
今年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在6月25号,第二个庚日是7月5号,第三个庚日是7月15号,所以今年7月15号入伏,初伏从7月15号到7月24号。
一般来讲,一个庚日是十天,三伏天通常是三十天,不过中伏不太一样。虽说第四个庚日是中伏,可有时候夏至后会有第五个庚日,这样的话中伏就成了二十天。
今年8月5日立秋,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在8月14日。按历法说,要是四庚的时候还没到立秋节气,那就会有5个庚日,这样的话,中伏就有20天了。
这么一合计,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是“加长版”的。中伏是从2024年7月25日到8月13日,三伏是从8月14日到8月23日,8月24日就出伏了。
因为干旱少雨,气温显著升高,从5月起,北方好多地方气温都超过35℃了,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40℃这样的极高温,这天气真让人受不了。
还没到三伏天呢,就已经这么热了,这也使得不少人琢磨,今年三伏天到底热不热呢?会不会有个“超级夏天”呀?
不少人盼着早点儿下雨呢,要是雨水多些,那三伏天就没那么热啦。
实际上,夏至的农谚早就把答案告诉大家了,人们按照农谚的指示,就能知道后面天气热不热。
【1、“不怕夏至雨,就怕夏至晴”】
这话意思挺容易懂的,宁愿夏至那天下雨,也不想这天没云还阳光烫人。
要是夏至这天是大晴天,那意味着接下来一阵子会很缺雨。三伏天农作物长得最快,水分蒸发得也快,这时候缺雨对庄稼正常生长没好处。
不管是水稻、玉米或者大豆,要想长得快,水得充足才行。夏至那天要是晴天,没准到了三伏天也没啥雨下。
毕竟民间有这么个说法,“夏至天晴,无雨到秋边”。这要是长时间不下雨,旱情得持续俩月,那作物就很难高产丰收了。没办法,农民就得用抽水灌溉的办法,这样一来,农耕成本就不知不觉提高了。
民间有个说法叫“夏至不下犁耙高挂”,说的就是夏天旱情厉害的情况,要是夏至这天不下雨,农民可就倒霉了。
【2、“夏至下场雨,赛过中了举”】
在北方,要是夏至那天气温特高,热得让人受不了,那意味着整个三伏天都会特别热,庄稼生长就会有大问题,没准谷物的根都得干折了。
要是夏至这天赶上下雨,那可是好事一桩,农民能高兴得跟中举似的。为啥呢?因为夏至下了雨,三伏天就会凉快不少,比往年能低好几度呢,人也能感觉更舒坦些。
那当然了,夏至的时候下雨,就表示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少不了,这样就不会有旱情出现了,对庄稼生长可好着呢。
民间有这么个说法:“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要是这一天下了大雨,那就意味着整个三伏天雨水会挺多,到了 8 月兴许还会发大水呢。
【3、“夏至逢分龙,晴天伏里热”】
有人纳闷,“分龙”啥意思呢?实际上就是说,要是夏至日那天正好是辰日,这就叫分龙日。
毕竟今年是甲辰龙年,辰跟龙是“一伙的”,所以古人把夏至碰到辰日称为分龙日。据说在这天,管降雨的龙王会到处跑,给各个地方送去雨水,让夏天不会有旱灾,也能防止三伏天过于酷热。
一般来说这个日子雨水挺多的,可要是这一天没雨,那没准三伏天就会一直热个不停。
【4、“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有雨应秋早”】
所谓无雨,就是说没下雨。这句农谚挺好懂的,要是夏至那天天气热,还没雨,那这热天就会一直持续到三伏天,结果就是三伏天特别热。
不过要是三伏天能下雨那可就是好事啦,这意味着整个三伏天不缺水,而且因为长时间下雨,气温比往年还凉快些,早早地就有秋天的感觉了。
【5、“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所谓的“烂”说的是降雨这事,“大烂”呢就是降水量挺大,动不动就下暴雨。“梅雨”指的是梅雨季节,江南的这个季节一般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正好把夏至节气给包含进去了。
这话理解起来挺简单的,要是夏至的时候雨水挺多,量还大,那没准整个梅雨季节的雨就会不停地下,跟吃饭似的那么频繁,雷阵雨说不定一天能下三场呢。
三伏天里雨水要是多,那气温就不会特别热,因为雨水能把地面的热量吸走,暑气也就跟着降下来了。不过雨水多也有坏处,一来光合作用不充分,农作物产量可能就不高;二来作物还容易倒伏。
【6、“夏至西风起,瓜菜园受煎熬”】
要是夏至那一天刮的是西风,这就意味着东南沿海的暖湿气流没到,北方的高温会占主导,降雨量不多,所以三伏天会特别热。
这样一来,人得受罪,瓜菜园也得跟着遭殃。要知道果蔬生长得靠水分,要是温度超过 35℃,好多果蔬的生长都会受影响,因为干旱啥的,估计收成好不了。
那当然了,民间有这么个讲法,“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要是刮东南风了,那就意味着南方沿海的暖湿气流过来了,这一来,肯定会带来不少雨水呢。
雨水挺多的,有些地方闹洪涝了,平地上都能划船了。就说最近的桂林地区吧,洪涝就挺厉害的。
好嘞,以下是为您改写的内容:以上说的是有关夏至的农谚,从这儿能看出,要是夏至不下雨,那可不妙,三伏天会又热又旱。
据天气预报说,6月下旬起,华南那块会出现高温,人会感觉闷热,华北、黄淮那儿也会高温,所以大家得把防暑补水的事儿做好。
咱农民得把接下来应对旱情的工作给做好喽,赶紧给庄稼浇上水,这样作物才能正常生长,大伙觉得咋样?
地震灾害预警:http://dzyj.shoujicad.com
播客提词器:http://tcq.xinmengma.com
八字排盘助手:http://bazi.xiaoxiaofengniaokeji.com
文字配音软件:http://wzpyrj.xinmengmakeji.com
全能解压缩:http://qnjys.xiaoxiaofengniaokeji.com
翻译助手:http://fyzs.xiaohuanxiongkeji.com
节拍器:http://jpq.mifengzongdongyuan.com
文字转语音助手http://wzzyyzs.wuyuankeji.com
PDF转换助手http://pdf.shoujicad.com
mp3转换助手http://mp3.xinmeng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