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90年到1994年在北京效区一所二流的工科大学上的学。学校很小,周围也没什么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内自娱自乐。总体上来说绝大部分同学在大一和大二时大概会把60%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因为这时上的是基础课,本身难度较大,老师的上课方法和高中差别很大,关键是那时能上大学的孩子,哪怕是二流的大学,在中学时也是学习不错的,(查了一下那年的高考入学率是21%,受上一年影响,录取人数只有60.9万)所以基本上都不讨厌学习,还是习惯性的在学习。平时晚上自习基本上是满的,考试前那叫爆满,不过节假日就空了,曾去过清华,节假日教室也是爆满。大三大四可能就只有40%的时间用来学习了,大概也找出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专业课了,都是小班上课,和老师容易混熟,考试就好过一些。高年级时每学期会有一个月的时间,安排一些项目要做,那时可就真的是全力投入了。学习所占用的时间就是这样了,当然也有爱学习的和不爱学习的,但绝大部分人都是在这个范围内。
再谈谈剩下的业余时间都在干啥吧。
在宿舍里吹牛,打扑克,喝酒,少部分人打麻将。睡懒觉。最流行的就是打拖拉机,不分男女都爱这个。以我这个在班上最渣的水平,上班之后在单位中都是高手了。后来发展到4幅牌的,一只手都拿不下,我脑力有限实在是玩不来了。晚上熄灯后就是聊天,同宿舍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各种出身都有,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知道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个同学告诉我在农村是如何实行计划生育的,感叹很多。那时交通很不方便,同学从云南到北京用了一星期的时间。大家都很穷,广东来的同学明显有钱一些,据说村里对考上大学的还发生活费。
体育运动。基本上踢足球的较多,也有玩其他球的。学校有一段时间还组织晨跑,抓的还很严。每年两次足球联赛,算是较大的活动了。以系为单位,竞争还很激烈,打架,内讧之事经常发生,颇为热闹。我因爱踢球,所以很多时间都在球场上度过了,最夸张的一次是上午献血下午就踢球,结果当时就快晕了,睡了三天才缓过劲来。不爱运动的人就不知道在干啥了。
看录像。好像学校把录像室承包给了各系的学生会,让他们赚活动经费。所以竞争还是很激烈的,80年代的美国大片基本上都看过了,也有很多文艺片,MTV,港台片,反正基本和时代同步。那时可没字幕组,要感谢台湾啊,都是台湾人制作的中文字幕。
舞会。每到周末,就把食堂的桌椅搬开,挂点彩灯,卖点饮料,好像也是各系学生会轮流办,赚点小钱吧。我不爱这个,极少参加,偶尔去过,人还很多,大家玩的也很高兴。刚入学时,还组织扫肓班,我见过同班男生抱着凳子,熄灯后一群人在那儿切磋呢。应该是很多人都玩。
各种聚会。生日会,同乡会,在一个城市里的中学同学的相互走动。那时要约个人,都是事先写信约好了时间,可不像现在有手机。一幢楼就一个电话,每层装一个大喇叭,喊谁的电话啊,然后就听见一个人大叫着来了,一路狂奔去接电话了。我们男生总是恶毒的猜想女生楼肯定是喊,某某姑娘接客了,因为女生楼不让上,要找人也是通过这大喇叭喊。全校只有一个电话可打出去,不论啥时去都排队。每月5号,发个什么居民补贴,有几块钱,这是全班统一有钱的时候,一般都会出去吃一顿,基本上都要喝到吐为止。我多次在马路上睡过,基本上每次都是中间被人送回来,他们还继续喝。最多一次10个人喝了11瓶二锅头,当然,我可能只贡献了半斤吧,因为我都不知是咋回来的了。东北、内蒙孩子最能喝,平均水平最商,其他地方也有能喝的。总之喝酒之后打架闹事经常发生,一言不合就特容易砸酒瓶子。还容易到女生楼下去表白。
学生会也会组织各种活动,艺术节、辩论会、音乐会、服装秀、拍卖会,诗会、各种讲座,基本上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娱自乐,然后找学校申请场地和经费。乱七八糟,反正大家都闲着没事喜欢凑个热闹。记得我参加组织过音乐节,就是找个大阶梯教室,找个录间机,贴张海报,放了好多摇滚乐的磁带,然后一百多人就High了,把灯一关,跟着一起狂喊,搞的我在门口都后悔应该收费的。还搞了次拍卖会,找了个我们系的美女把一些大家不用的小玩意拿着在台上走一圈,大家就急吼吼的轮翻加价,啥都卖出去了,我在西安2块钱买的兵马俑,硬是30块卖了。看来我当年就有搞EBAY的潜能啊。其实我最服的是别的系搞的一次服装秀,平时不起眼的女生,被他们一包装,一上台走个秀,都不认识了,也不知他们是如何说动那么多女生拿出衣服来参加这个活动。
最后当然要说一下谈恋爱了。我们学校男多女少,但凡漂亮女生,追求者都很多,也基本上都会有男朋友,男生可就不一定了。
图书馆看各种闲书。
说了这么多,发现大学生活还是很忙的呢。没有手机时,也一点都不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