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写作训练营第六次作业 第二组 东方575133
(此文输出自刘润老师所著的《底层逻辑》的部分章节)
“一个人如果声称自己遵纪守法,那他完全有可能是个人渣呀……”
这是在《脱口秀大会》上,罗翔老师让人爆照的名段子,简单诙谐却不乏引人思考:法律是道德的下限。
换句话说,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
当然“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
这是电影《烈日灼心》中,段奕宏所饰演警察的台词,只一句话就道清了法律与人性的关系。
要彻底弄清人性、道德和法律三者之间的根本关系,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人性?
(一) 人性
什么是人性?
人性说白了,就是追生存和繁衍。
人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这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人是复杂的,无所谓好坏。好人与坏人的定义,都是我们后天成长教育过程中,人为涂上去的色彩。
母慈子爱是人性吗?是人性。
母慈有利于繁衍,子爱可以更好的生存。
打扮和炫耀是人性吗?是人性。
女性打扮,可以吸引更多有实力的追求者,利于自身的繁衍和生存。
男人炫耀,除了吸引异性便于繁衍,在同性中秀肌肉甚至利于达成合作,提升生存空间。
很多行为,都是人性驱动。
那么,宽容是人性吗?感恩是人性吗?
都不是,宽容和感恩都是道德的范畴,甚至某些程度来讲,宽容和感恩是反人性的。因为道德常常就是反人性的。
(二)道德
人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但道德不是。
道德是我们人随着文明发展,约定俗成、心领神会,建立起来的社会化契约。
人性讲生存和繁衍,落脚点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人也是社会化的群居动物,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不可避免的会让整个种群的整体利益受损。
拿远古狩猎时代来说,要想整个种群部族的利益最大化,就得不断有人走出已知安全区,去危险陌生的区域寻找资源。他一人冒险,却可以让整个部族拥有更多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整体利益最大化。只是这个个体,往往大概率会被野兽吃掉。
于个体而言,最好的方式是“不劳而获”,抢夺同类的食物,甚至不惜杀死那些狩猎劳作的同类。只是,只需要多一些这样的个体,整个族群就会迅速走向衰亡。最后的结果是,因为没了种群的共同力量,个体也会因为无法抵御外敌而死掉。
拿当代社会来说。到底是家庭成员牺牲个体利益,勒紧裤腰带,降低个人生活水准,掏空六个钱包集中力量在大城市买房,实现整个家庭利益的最大化。还是只最求自己轻松快活,长辈想要早早提前退休,尽早靠孩儿养,孩子反过来想选择啃老,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这本质上是同一性质的问题。
种群和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错综复杂是,是互为因果。
在个体利益和集体之间,达成动态的平衡的过程中,大家默认的“约定俗成”的这个规范,就是“道德”。
回到上面感恩、宽容的问题。
感恩不是人性,因为人性是个体利益最大化,是“我还想要更多”。
感恩是道德,本质是“预定交换机制”:你先帮了我,我以后一定也帮助你。通过提升群体协作,放大共同利益,反哺个体。
宽容也不是人性,因为人性是趋利避害,杜绝一切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的人事物,所以是“我不允许你犯错”。
宽容是道德,本质是“允许犯错的协作体系”:为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而带来的意外伤害,是可以被原谅的。这将鼓励整个群体都更有勇气加深协作,做大蛋糕分得更多。
简单来说,人性无善无恶,但需要道德来约束。否则,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一定会导致个体之间的彼此伤害。道德的存在,减少了个体间的伤害,也扩大了群体的利益,最终又反哺了个体。所以对于道德,大家是心领神会、俸作契约,共同遵守。
(三)法律
当你明白了道德,法律就很容易理解了。
法律是道德的下限,法律是给道德施加的强制性的底限。法律是谁都不能触碰越界的,是一旦越界,必将遭受强制性被惩罚的道德的子集。
一个母亲遗弃了自己的孩子,我们会说她没人性,不会说她不道德。一个男人包养小三,我们会说他不道德,但不会说他没人性。因为繁衍属于人性,不属于道德。
一个流氓对美女吹口哨,我们会说他不道德,但不会说他没人性,但不会涉及到法律。因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是人性,保护群体利益最大化是道德。
这种行为,对整个社会影响比较小的“不道德”,影响轻微,所以够不着法律。
但是如果这个流氓对美女抢劫,我们会直接说他违反法律,并且一定会用法律对他进行惩罚。因为这种行为,在给整个社会带来特别不好的影响。在“不道德”的行为集合中,影响巨大,属于突破了人们道德下限的那个子集,无法容忍,也就是法律。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里说:这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忍直视:一是太阳,一是人心。
而我想说,我们生而为人,都有着人性“自私”的一面。我们承认并且接纳人性的弱点,但是我们努力发扬人性的光辉。而且,我建议你一定要保持住你人性的光辉,因为你不知道有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