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鲲畅游深渊,学鸠不解;鹏翱翔九天,艳羡斥鴳。庄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小知不及大知。可在我看来,鲲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并非体型庞大或有所待者,而是振翅千万次却不曾停歇的坚持,是一定越过南冥天池的信心与决心。“彼且奚适也?”仅是那份不解的疑惑,还是多了一份懦弱?斥鴳不断的疑问没能换来鹏的回答,也没能让它愿张开双翅,越过南海。想屹立在山顶,就要先有登山的信念,而不是枉自嗟叹。胜利属于勇敢的飞翔者,而不是仰望天空的人。
雏鹰振翅千次,寻得长空是归处;鸣蝉蛰伏寒暑,方知夏日可歌颂。
你我磨刀十余载,只为一朝亮锋芒。有的人出生便在罗马,而有的人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拓出自己点道路,但这并无分别。晦朔蛰伏半年,只为在夏日里高歌一曲,也许很傻很天真,但它也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看过山川岁月,这一曲是它能唱出的最美的音调。就如同一座高大的建筑,在它底下的,是深达百米的地基,而并不能够平地起高楼。树为木,修其精华方为果,果无翼,亦可借双翅膀有远方。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有绝云气,负青天的豪情壮志,就要有振翅千次的耐力;想指点江山意气风发,就要忍下独立寒秋的孤独。
扶摇直上九万里,是流过血的翅膀绘出的一副鸿篇巨制,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刻骨践行,更是日积月累下不变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