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89 李万琴
今天去幼儿园接女儿的时候,顺便拿了一本《两只老鼠胆子大》,想着回家路上给孩子看。让人意外的是孩子一定要让我讲给她的小伙伴听,于是我就在等候亭那里给三个孩子讲述了这个小小的绘本故事。
在讲故事开始之前我带领孩子们唱了那首耳熟能详的《小老鼠上灯台》歌谣作为导入,一边拍着小手打节拍,一边唱“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孩子们都捂着嘴巴咯咯地笑。
不管民间歌谣,还是儿童文学作品,老鼠都是出现得比较多的形象,尽管日常生活中大家并不喜欢它,尤其是中国人。向来有一句谚语“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觉得老鼠是种很胆小的动物,从胆小如鼠这个成语就可见一斑。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这本图画书的题目就非常显眼,胆子大的居然是老鼠,那么,我们到是要好好看看这两只老鼠是如何胆子大的。由题目引发的悬念就从开始牵扯着读者尤其是小读者的心。
这本图画书的故事内容源自 鲁兵先生,由著名画家朱延龄绘图,两位杰出的前辈倾心创作,使这本图画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首先是节奏感:
这本图画书的封面是两只老鼠在对付一只老虎,一直老鼠奋力击打老虎,颇有点武松打虎的威风,而另一只老鼠则洋洋得意地翘腿坐在老虎的身上,没有一丝畏惧。这样的封面来配这样的题目,确实很有张力。节奏从封面开始就呈现出一种紧张与悠闲的奇妙融合,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猜测。
故事情节的节奏表现在两只老鼠的对话与动作中,两只老鼠的对话有着流畅的音韵与明快的节奏,读来朗朗上口。两只老鼠都认为自己的胆大,那么很自然就需要彼此提供证据。很自然地他们首先选择了动物,他们从平时不敢面对的对象开始,从狐狸到狗熊到老虎到狮子,从踩脚丫到拔牙齿,动作也越演越烈,随着这气球的越吹越大,平日里在他们心中最可怕最威猛的动物都成了他们手下、脚下的败将,他们自己都真的觉得自己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情节发展到这里似乎无法一决高下,而气氛也越来越紧,读者实在无法想象接下来这两只老鼠会有什么样的举动。有趣的是故事的节奏突然在这里有一个跌宕,当凶猛的动物也无法证明自己的胆大时,两只老鼠选择了人类。他们从自己的想象转换为求助于人类的认可。于是电话作家,让作家听自己的话为自己写一个童话故事。渠道的转换带来另一种很有趣的感觉,舒缓了一直向前向上的节奏。童话是儿童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此刻小老鼠的得意更显童趣。但此刻的舒缓并不是停止,而是一种蓄势,一种爆发前的凝聚。于是,另一只小老鼠决定将用现实的力量来战胜对手——开电视。
当现实的气息越来越浓,节奏开始发生变化——打开的电视让形势急转直下,电视里没有出现小老鼠,而是一只花猫!哪怕仅仅是荧屏上出现的猫,哪怕只是轻轻叫了两声,也足以将这只越吹越大的气球瞬间戳破,足以让刚才还口若悬河争强好胜的两只小老鼠丧魂落魄。节奏在突然间急转, 又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紧张与释放同时到达,胆大与胆小同时呈现,一片欢笑也同时降临。
画家非常准确地抓住了故事内容的本质,与这样的内容相适配,图画的节奏感也非常明显。本书图画的节奏基本由两拍构成。吹牛时第一张图都是动物本身的凶悍与力量的呈现,但第二幅图,就是被小老鼠制服,很弱小甚至很可怜。画面的节奏感恰好将吹牛的小老鼠需要的效果展示了出来,而最后一张才是真正的画龙点睛,将节奏调节到最佳状态,使图画与故事的节奏丝丝入扣,自然和谐。
自然、诙谐、有趣是本书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无论是内容本身呈现的故事性还是画家的笔墨晕染的画面感,都牢牢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故事内容的发展既有连贯性又有独立性,画面的布设既有细节又有力度,鲜明的颜色配以大块的留白蕴含着中国元素……简单中的丰富让读者感叹。确实,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我特地查阅了创作背景,这本二三十年前出版的老图画书,穿越过时空,依然熠熠生辉。
也许当年这些前辈在创作这些图画书的时候,还没有很清晰的关于图画书这个词语的概念,但是他们是真正的爱儿童的人,他们以自己纯真的心和横溢的才华为儿童写作为儿童绘画。如今回首,如今面对,心中满满的都是敬意。我想,毛毛虫童书馆出版这些中国传统图画书的意义也一定包含了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