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干担当 不断提升七种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年轻干部要实干担当作为就要从七个方面提高思维能力。

一、提升战略思维能力

一要加强学习。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还要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历史、管理、领导科学和艺术等知识;二要胸怀“两个大局”,以维护国家、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为基本行为准则,把控“善弈者谋势”的大局观;三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环境等问题,要从全局上、整体上、长远上来统筹考虑,做到科学谋划、统筹兼顾。

二、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一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处理好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二要在纷繁复杂的矛盾和工作中紧盯关键环节,抓主要矛盾,以引领性、标志性、支柱性的突破口为切入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矛盾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

三、提升系统思维能力

一要培养全局意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二要掌握系统分析工具。通过学习系统论、系统思维工程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升系统思维能力。三要养成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思考问题、了解本质的习惯。分层次地思考问题,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因到外因,把握问题的本质。

四、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一要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破除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思维定式,用“求异”的思维去看待和思考;二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主攻方向,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不断开拓创新;三要学会用联想的思维看待和分析问题,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联想,积极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去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五、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一要笃学不倦、韦编三绝、学富五车,从五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中汲取历史养分,涵养智慧、胆识、担当、技能;二要激浊扬清、明辨是非。要有历史观,把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研究,不能简单以现有的条件、标准来肯定或否定一切;三要学会在审视古今、考量中外的比较视野中,在透视兴衰成败的历史变迁中,采撷可资借鉴的历史精华,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工作发展。

六、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维护法治地位;二要带头学法,涵养法治文化,熟知本领域的法律法规,通晓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不断积淀法治学识的厚度,在依法办事中集腋成裘、游刃有余。三要处理好法、理、情之间的关系,用好执法尺度,既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又要把握法律刚性和柔性的衔接。

七、提升底线思维能力

一要思考什么是底线、越过底线的危害是什么、怎样坚守底线等问题,从而在“有守”中实现“有为”。二要时刻警惕超越思维定势的“黑天鹅”事件,又要防范习以为常的“灰犀牛”事件。三要具有预见重大挑战先知先觉的前瞻能力,又要有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实践本领,善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我们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工作中悟真谛、在务实中长本领,既善于思考,又善于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在实践中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