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我还有点纳闷,我前两天网购的跑鞋已经收到了呀,已经没有待收货的东西了,那么会是什么呢,谁给我寄的呢?
会不会是书呢,有个朋友说要送我书的。
同事开玩笑说,“输”,这年头谁送“输”啊,这要是在某些有讲究的地方会让人不高兴的。
没想到“书”的谐音竟是很多人忌讳的。
而爱读书的朋友们在需要送别人礼物的时候,最先想到的选项没有别的,肯定是书。可是,也听他们吐槽好像有时候自己送出的礼物并没有自己预想的那么受欢迎,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有一个朋友说有一次公司搞活动,有一项安排就是大家互相交换礼物,她带的就是一本自己精心挑选的经典名著,大家带的都是各种看起来更阔绰的东西。在活动没开始前,她一个女同事就半开玩笑地说,千万别让我抽到你的礼物,而那位同事带的是一瓶名牌香水。这位女同事的话让朋友很尴尬,后悔带了书来,感觉自己的礼物在那一堆花花绿绿的东西里竟然真的有些不合时宜。好在后来抽到那本书的同事跟她说,很喜欢那本书,还表示感谢。不过,朋友已经不太确信人家是不是只是在说客气话。
不过没办法,人们的想法就是那么的不一样。
又想到那个大家熟悉的故事。有人救了一只猫,然后每天早晨出门的时候都会发现门口有一只死耗子,心里又气又恨,不知道是谁在搞恶作剧,有一天他起的很早,暗中守候、观察,后来竟然看见那只被救的猫叼着死耗子又来了。说故事的人的中心思想是,不要总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厢情愿的送给别人,因为那有可能正是别人讨厌的。
怎么感觉故事中那只感恩图报的猫看起来好可怜呢?有人掏心掏费地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给你,这要有多深情,要多有爱才行啊。
不过没办法,人们的想法就是那么的不一样。
可是,当我们嫌弃那只猫的礼物,甚至连累送礼物的那只猫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在某些情况下自己也可能正是那只猫呢?
你或许说,不会的,对我喜欢和在意的人,我了解他们的喜好,不会送错的,或者送礼物之前我会征询他们的意愿,他们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我绝对不打折扣地满足他们。
我当然相信你的话,也相信你有足够诚意、能力和情商,保证你总能送出正确的礼物。
可是礼物本身真的那么重要吗?和礼物比较起来,难道不是送礼物的人的心意更重要吗?当我们轻看代表别人真心实意的礼物的时候,是不是也轻看了别人、轻看了自己呢。
拿到快递,果真是一本书。
还好,这是我所喜欢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