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什么是终局思维?
我天生是一个具备「终局思维」的人。
这句话虽然有点宿命论,但在我几十年的生活决策中,无形之中按照这种秉性在做事。
只是在当下——在我知道怎么用方法论和理论来武装行为和凝练思想后,认为「终局思维」这四个字很可以代表我的某些行为习惯。
一、运用「终局思维」的两种层次:
层次一:被动接受不利局面
举一个很小但对我而言又意义深刻的例子。
在我八岁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份来自叔叔的珍贵礼物——一辆款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儿童自行车。
在90年代,这绝对是孩子群里非常突出的稀罕物。
鉴于我的年幼无知和猎奇心性,我不听我妈妈的劝告,偷偷摸摸地骑着这辆新车去上学了。
最可怕的是,我还没有给自行车配锁,同时又搭配了骚操作——把车停到了没人的小巷子里,觉得这样就不会被人发现了。
在我第一次尝试骑车上学这件事上。
结果很显然,就如此戛然而止了。
这辆自行车不会再出现在那条偏僻的巷子里,就宛如流星划过天空,直接在我的生命里消失了。
当我在这条无人的小巷子里石化了将近十分钟后,我想明白了如何接受和应对这件事。
1、自行车被偷,我很难过,但是,它是一种存在于我周围的物件,这种物件的消失,并不会让我缺胳膊少腿,从而造成永久性的创伤,所以,我判断我当时只需要适当难过即可。——直指核心和本质,学会控制情绪。(我至今觉得八岁的我能有此觉悟,已经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2、丢失了心爱的自行车,那就尝试自己去弥补它。我知道妈妈肯定会骂我,极有可能也不会再买自行车给我。那么,我主动承认错误,提出自己赚零花钱的计划,凭自己的努力去买一辆新的自行车。——勇于承认错误并试图去弥补的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同理心。(事实上,在我这么想且这么做了后,我妈妈并没有责怪我,她当时可能觉得我做得比较到位了……)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被动的局面时,我们可以试着这么做:
(1)对于被动局面,尽快去接受它,避免消极情绪,通过向情感账户存款的方式来建立和他人的互信关系。
(2)主动“认错”,理解别人需要的是体谅,而争取别人理解需要的是勇气。
层次二:主导完成一件想做的事
在史蒂芬·柯维的里程碑著作《高效能士的七个习惯》中,他搭建了一个“习惯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个人领域的成功,包括「积极主动」、「以终而始」、「要事第一」。
第二部分:公众领域的成功,包括「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和「综合综效」。
第三部分:「不断更新」,也是基于以上两大部分的纲领性指导和运用。
所以,在我的认知里,我认为的「终局思维」其实就是史蒂夫·柯维在个人领域成功的三因素糅合,其公式是:
终局思维 = 积极主动 + 以终而始 + 要事第一
首先
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常思考一下这件事最终将达成的目标——即「以终为始」,站在未来看现在,修正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这也就是「终局」的字面意思表达。
因为当我们去处理一些相对复杂且时间跨度比较久的事时,时常会被不断冒出的一些小想法所左右,以此产生一些新的没有必要的决定,这个时候,可能做着做着就会忘了当初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围绕着“结果”去做事,会让你具备果断、说一不二的气势。
其次
一个人会想主导做成一件事,第一驱动力不是野心,而是恐惧。
因为恐惧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所以毅然决定辞职改行;
因为恐惧不能实现梦想的人生,所以披荆斩棘努力争取。
一个不愿主导自己人生的人,不会努力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示人,更不会主动靠近自己想要的人生。
最后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最开头的这个例子。
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上,我们作出了无法赶上这趟车的决定,与此同时做好了补救措施。这是终局思维的第一层运用,即被动接受不利局面。
而在第三步,我们把不利局面做了转化和升级,我们“多做了一步”,在社会上,愿意“多做一步”的人总是那么稀有。
「积极主动」永远是变化的催生者,你总是要基于原则和价值观作出有效选择,而不是基于情绪或受限于周围条件。
把被动化为主动,才是「终局思维」的核心。
二、如何刻意练习「终局思维」?
如何找到事物的本质是最难的命题,这需要刻意训练
1、直指核心和本质
如果我问你,十年后什么会是最大的变化?
你怎么来运用你的思维模式思考这件问题?
从我的角度来说,核心问题是——思考“什么东西不会变”。
那么,什么东西不会变呢?——本质。
所以,你需要将你的整体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比如你去消费,无论时代怎么发展,货币形式如何迭代,有一点必然是不变的。那就是人们总是希望能以更低的价格、更快的速度去买到更好的东西。在这个消费闭环里,你如果能够解决并突围其中的一环,可能就会脱颖而出。
直指核心和本质,首先需要思考一件事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往往第一步就很不容易,在把事情明确列为目标后,再去配置对应的资源。除了掌握自己手里的资源,如果不够,就去撬动其他方面的资源,直到把事情做成。
不要看自己手里有什么才去做什么,而是想自己想做什么,然后去让自己拥有什么,缺钱就去找钱,缺渠道就去花时间打通渠道,这才是一个头脑清晰、行为有章法的人去做好一件事的本质。
2、具备同理心,你才能找到问题的本质。
有多少人是困死在自己的「固定思维」里的,那些固执己见,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惰,它们待在思维的舒适区里,不愿意改变。而同理心的心态和成长型的思维,是比野心更重要的东西,也是一个人可以抓住机遇,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素质。
在这方面,让我觉得做得最为卓越的人就是巴菲特。
他的投资能力在世间有目共睹,但投资能力中有个关键的底层素养就是具备高度转换的同理心。这对于投资、人生,甚至是家庭、人际关系,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本质。
巴菲特老人家总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打个比方,投资方难免会有固有思维认定什么是最优解和最大化,但是往往很多时候,公司的管理层团队并不是最优秀的。
如果站在对方的角度,假设自己处在这个环境下,分析这个情况是由于哪些原因造成的。
好的,这个时候,你似乎已经找到了问题的本质。
05 总结我运用的「终局思维」原则
以上,不同于其他偏理论工具的问题答主,我给出了一个很基础的例子做分析。事实上「终局思维」可以运用于所有事,其核心在于掌握好以下原则,总结一下:
1、判断运用「终局思维」的场景,是消化不利意外还是主导有效事件。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
2、找到问题或事件的核心和本质,集中精力解决它,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
3、具备同理心,让问题和事件漩涡周围的人和事得到妥善的情绪安排。
只要运用好「终局思维」,并加以刻意练习,我相信,你终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评判体系和坐标轴。
投资至简,教育至长。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愉快地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