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推出“朋友圈仅一个月可见”的功能,而距2017年推出“最近半年可见”和“最近三天可见”的功能,已经过去两年多。
翻开微博,这条消息持续占在热搜榜中。
有关“你会把朋友圈设置为仅一个月可见吗?”的讨论中,约84%的人说会。
虽说投票和实际操作不一定相同,但藉由朋友圈查看范围变化都上了热搜,及热评区网友们认同观点:
#朋友圈仅一个月可见# 对于朋友圈消失,微博却在蹦迪的人并没意义[哈哈]
@戈多·Godot:3天可见,绝对不改,除非出来一天可见[干杯]
@P仔Oo-:朋友圈能不能全部不可见。
@啊啦咧:我需要双向删除好友。给整一个。
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国人都处在——“群体性孤独”中。
01
什么是孤独?
孤独是一种状态,它可以是生理状态中的独自一人;
也有心理状态的孤独,比方说处在集会或人群中,却依旧觉得孤独无法忍受。
而群体性孤独指的是互联网让人们的交往变得更方便,但这种看似紧密的连接,实际上却加深了真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型孤独,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群体性孤独。
有部电影——《完美陌生人》,讲的就是因朋友聚会总是各顾各玩手机,所以女主人提议并决定当夜聚餐的七人(3对伴侣+1个宅男)分享每人的电话、短信、邮件等,从而爆出了一个个“秘密”。
很多人看完电影,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脆弱的。”
但我所关心的,是为什么我们看似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
02
雪莉·特克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她在著作《群体性孤独》中写道:
首先,互联网改变了空间的概念,为人们提供逃离现实世界的出口;
其次,互联网还提供了一种理想化身,让人们有机会拥有一个更加舒适、简单的自我。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互联网时代像一个游戏世界。
我们有自己的账号,专属的名字和头像,我们会像打扮自己一样打扮在那个“理想”世界里的自己。
“理想”世界中的那个人不仅是“我”的化身,还是“我”作为超人的存在。
但,超越真实的存在能带来持久和切实的快乐吗?
不能。
《福布斯》杂志的一篇文章说,尽管这是一个人们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同时和很多人聊天的时代,但是认为自己一个朋友都没有的美国人数量翻了三倍。
“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是围着互联网转,越社交越孤独。要知道,发短信、发邮件、发推特可比放下手机和一个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简单多了!”
是的,在网上我们可能有几百甚至几千个好友,但真正能敞开心扉并可以求助的人,也许只有自己的家人。
冯唐是比较幸运的,他在人生最丧、最不如意的时候可以找高晓松喝酒,而高晓松用自己更惨的经历治愈了冯唐。
“知道我的伤,知道我的孤独,才知道我的治愈。”
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有喧嚣热闹的网络,我们有数不尽的八卦谈资。
但在现实中,何以解忧?
难以解忧。
03
地铁上的每个人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下,联结虚拟世界;
聚餐约会的时候,时不时打开手机,查看消息和热搜新闻;
在河边、山下,有比自然更“刺激”的图片视频……
我的朋友,曾被她妈妈拖着去相亲。
在咖啡厅,她和约会者男A尬聊了几句后,就都打开手机,仿佛忙碌的模样攀登“朋友圈”的高峰。
技术的发展,带给我们的错觉是:
我有那么多的朋友+我可以去好多地方+我不会孤独。
是的,我们以为一个人不可能无聊,有那么多剧、那么多动态、那么多“使用”时间的活动。
但是,我们的现状是孤独并且无趣。
不展示真实的自己,发状态屏蔽家人和上级,学会隐藏内心,被动加了微信好友,一个人坐在台阶上抽泣……
在抖音一遍一遍点击刷新的“我们”是空虚的,在酒馆“酗酒”、“暴饮暴食”的“我们”是寂寞的,在背井离乡、大城市打拼的“我们”是强烈孤独的。
孤独感对我们不仅是心理上的伤害,有研究表明,长期的孤独感相当于每天吸15支烟。
孤独损害一个人的头脑和基因,孤独的人比健康的人有26%的概率早死亡。
有一张著名的UCLA孤独指数测量表,可以对照检测,如果得分25分以上,说明你是孤独“本孤”了。
04
那么,如何解决互联网社交,“群体性孤独”的症状呢?
可以从两个地方着手,分别是:
建立高质量关系+有目标。
很多人把朋友圈设置为一个月可见甚至关闭朋友圈,其实就是因为微信中有太多的弱关系。
所谓弱关系,是指和联系不频繁的人的关系。对应弱关系的,即频繁交流的强关系。
我的朋友B开通了另一个微信账号,看到她在新朋友圈发各种“蹦迪”和肆意,但又常常表露自己的负面心情。
这便是所谓人格一半踌躇满志,一半万念俱灰。
其实,对抗孤独感不在于把世界封闭一部分,而是注重社交关系的质量。
提高质量的方法在于面对面的交流。
与家人规定餐桌上不能有电子产品、与朋友面对面聊天……这种古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不适。
唯有在现实建立真实、厚重的交往关系,“我们”才是我们。
05
第二个对抗孤独的方法就是有目标。
“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一种勇气和气魄,这种勇往直前的使命感便能打败孤独的不适。
经常给自己设目标,可以小一点,比如每天对环卫工人一个微笑,每天睡觉前默默祝福三个人。
有目标,找到生命的意义,那就没有什么能打败我们。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作者——弗兰克尔,纳粹时期,全家都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
所有亲人都死在毒气室,但他超越了这种痛苦,开创意义疗法。
他的一生对生命充满很大热情,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拿到驾照;80岁的时候,登上阿尔卑斯山……
他说:“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他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环境的自由。”
直面孤独,愿你我自信、真诚,喂养生命的饥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