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至大如年,一个被忽视的节日
周一清早问小朋友们,昨天是否吃了饺子、馄饨或汤圆啊?
小朋友们都有些迷茫地摇摇头,有的说我以前吃过饺子。
看来,冬至节在现代家庭有些被忽略。
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冬至一阳生,冬至这天需注意养生。
冬至,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季节的开始,“热在伏,冷在九”,冬至当天,开始数九。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最早被记载最重要的节气,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2
儿童之家里的冬至节
周末写的“冬至”的甲骨文和隶书,放在教室里使用。
冬,甲骨文如同记事的绳子,两边打结,表示一年即将终结。
至,甲骨文指箭矢射到一个地方停止,引申为到达。
冬至,真正寒冷的冬天到达。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唱到第二遍,孩子们都已经能跟着唱了。
文化传承,一定是从孩子时期开始。如果他们从小都先大量接触圣诞节,复活节,对于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就会不太愿意接受了。
准备了“九九消寒图”,每天清早孩子们涂一个梅花花瓣。
3
我们自己的仪式感
很多的西方节日都有非常标准的仪式感。我们也往往会被这些西方的节日,诸如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所吸引,而去追随。
但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就如同我们中国人的性格一样,比较深沉和内敛。可能正因如此,这些非常重要,源远流长且具寓意的节日,却逐渐被我们淡忘了。
今年的冬至节,为母亲和二哥烧了纸钱,亲手包了荠菜素饺子,熬了热乎乎的羊肉汤。
练习书法时写了冬至这两个字的汉字的演化。这天不吃水果以及寒凉的东西,早早的上床睡觉,清晨天还没亮的晨跑习惯暂时取消。
4
可能我们对这些简单和习以为常的事情,不以为然。而去寻找更加新鲜好玩的事情。
但正是这些简单平常的餐食之中,看似老套的风俗之内,却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和传统。
一粥一饭,一招一式,无不寄托着人们平凡而又庄严的生活期待。
让我们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节日里,寻找我们自己的仪式感。
期待,腊月初八的腊八节!